红糖在花腰傣群众中素有象征生活美满、爱情甜蜜的象征,是定情、婚庆喜事上必不可少的送礼佳品。初冬时节,孕育生长了一年的甘蔗开始成熟,在西尼红糖的产地漠沙镇西尼村,连日来蜜饯飘香,西尼村传统红糖制作工艺继续流转在花腰傣技艺人手中。 
每年的11月刀次年3月,是世居漠沙镇西尼村的花腰傣最忙碌和丰收的季节,流传了上百年,流经了几代花腰傣人的红糖制作工艺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西尼红糖熬制现场,除了第一道工序采用机械压榨提汁,西尼红糖其他的所有工序从清净、煮糖到定型,都保留了传统的制糖工艺。主要通过蒸煮搅拌,让甘蔗汁液中的水份慢慢蒸发,使糖分浓度逐渐增高,最终成为糖浆,整个过程不掺杂工业化气息,这种纯手工做出来的红糖色泽金黄,香醇浓厚。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农户们都在同一厂房之下,各家做各家的糖,没有制定任何的统一标准,但流经了几代人的技艺却能生产出色香味高度统一的手工红糖。 在当今充斥着工业化的时代气息中,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在这里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些生存的途径。如今,来到西尼买红糖的顾客不仅可以定制自己想要的形状,还可以观摩手工制糖的整个工艺流程。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糖农们也不落下时代的步伐,50岁的范永金则以微商的形式,把手工红糖卖到了遍布全国各地的顾客手中。 西尼村蚌峨小组糖农范永金告诉我们:前几天北京的订了十五公斤,寄出去了,今天还有订了十公斤的,还是明天寄,景洪的又定一百五十公斤,还是明天寄。 
对传统手工制糖技艺的坚守,也是西尼人对祖先、对民族的传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种始终如一的坚守和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今年八月,西尼红糖商标正式注册成功,这也为今后的产品规范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西尼村党总支书记白永林说:西尼红糖在省外的需求量是相当大,我们现在是等着合作社申请的全部证件齐全以后,搞统一的运作,统一的销售,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小组就能带动西尼的六个分厂,形成统一的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