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钟应生 李云春 通讯员:赵丽)最近两个月来,平甸乡宁河村阿梯左小组的卧式烤房点每到下午就热闹了起来,烟农们忙着把烟叶分类、编杆、装炉,一切都按顺序、按步骤有序进行,这还要归功于村里从外地聘请的职业烘烤师陆宗祥的指导。 ![)XO0W[NN7GW0Y~%%]7G`CVW.png )XO0W[NN7GW0Y~%%]7G`CVW.png](/r/cms/xpxzfxxgk/201709/08084905mu2o.png)
阿梯左小组烟叶烘烤师 陆宗祥:像那一堆,它基本成熟度达标了,这一堆它又稍微成熟度不到一点点,那一堆跟这一堆入一炉,烤下来的结果是,他这个(色度)不均匀,就是我们说的难烤,就说这一堆单独做一炉色,那一堆单独做一炉色了以后,它烤下来的效果、成色要好一点。 在平甸乡宁河村,每一个烤点都有一个像陆宗祥这样的职业烘烤师,他们主要负责烟叶的分类编杆、装炉、火候的把握、烤房的维护等工作。陆宗祥说,商品化烘烤在他的老家腾冲已经开展了七、八年。腾冲开始商品化烘烤时,由于烘烤技术较好,陆宗祥被选中参加了当地的专业烘烤技术培训,多年下来,他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职业烘烤师。每年,和他一起的15名烘烤师都会被聘请往返于玉溪、保山、德宏、临沧等地专门从事烟叶烘烤指导,每个月收入都有五、六千. 阿梯左小组烟叶烘烤师 陆宗祥:这里来了以后又到明年了,明年3月份左右又去烤春烟,基本上一年时间在烤时间有五个月左右,六个月不到一点,基本上就是得三万多,四万不到一点。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商品化烘烤对烟叶的采集、编杆、装炉都采取严格的分类措施,并由专门的烘烤师对火候、着色进行实时把握,实现了烟叶每天可以采、每天都在烤,大大方便了群众采烤,宁河村在实施商品化烘烤两年后,烟叶在成色、品质上都有了大幅提升,烟叶烘烤师也越来越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阿梯左小组 烟农:区别大了,以前小烤房烤,一家四个人烤、四个人采,一日采两、三百杆烟,还要烧火、还要凑火,烟的质量不好还把人累伤了,经济效益又低,现在的话,我家一家四个人,一日采七、八十杆烟,四五点就可以收工,然后天天可以出烟、天天可以采,这个比较好。 记者从县烟办了解到,今年,我县的商品化烘烤主要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采取外聘或者由烟草部门聘请烤烟专业辅导员共95人专门指导开展商品化烘烤,通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全县商品化烘烤中烟叶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目前我县本土专门的职业烘烤师仍然稀缺。下一步,县烟办、烟草公司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经验丰富,实力强的专业烘烤师,确保全县烟叶商品化烘烤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