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通过烤烟烘烤透视基层组织服务模式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09-08 08:09   点击率:13打印】【关闭

(赵丽)近年来,平甸乡宁河村多层面多角度探索烟叶商品化烘烤模式,并抓住烘烤环节,大胆改革创新,打破烤烟生产提质增效瓶颈,逐步形成了烟叶烘烤商品化宁河模式,在烘烤过程中强化村级组织服务。

XFBCI6OUKQHUMU9F)UVIW66.png

记者在平甸乡宁河村阿梯左村民小组烟叶烘烤点看到,当地烟农正在按照集中商品化烘烤的时间节点进行编烟和出烟,现场一片忙碌。宁河村党总支书记龚家龙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共栽种烤烟3060亩,实现烟叶交售任务40万公斤,烤烟产业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由于传统烘烤方式的技术不到位,烘烤损失较大,束缚了烟叶质量,不能适应当前烤烟提质增效形势。围绕降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损失率,实现烤烟的提质增效,宁河村在充分发挥组织化服务的基础上,将全村的213座卧式烤房有偿收归集体统筹使用,建立健全烤后损失赔付机制,从保山、德宏等地聘了请专门的烘烤师,进一步推行烟叶商品化烘烤。

宁河村党总支书记 龚家龙:从整个如何成熟采摘、分类编杆、分类入炉这块加强监督,来有效降低烘烤损失,来确保整个组织在运行阶段能够正常运行。

龚家学是当地的种烟大户,家里有三口人,今年种了20亩烤烟,目前基本烘烤完成,预计实现烤烟收入10多万元。说起商品化烘烤及村级服务模式,他有说不完的话题。之前自家单独实施烘烤,不仅影响烟叶烘烤质量,更加重了劳动负担,每次都要到夜间12点左右才能顺利把烟叶装进烤房,紧接着还要自己烧煤烘烤,十分累人,近两年栽烟从机耕起垄到烘烤都是一条龙服务,节省劳力。

【种烟大户龚家学:以前我们栽20000棵烟,现在栽30000棵烟,反正是我们栽30000棵烟,没有以前20000棵那种苦,现在几乎是商品化,从机耙起垄,反正全部是一条龙服务村上。】

上一篇:平甸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督查
下一篇:走近“新职业”——商品化烟叶烘烤师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