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甸乡贫困残疾人群体脱贫工作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2-14 09:12   点击率:56打印】【关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做好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加快残疾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切实配合好扶贫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平甸乡扎实深入开展了贫困残疾人群体脱贫工作。

一、残疾人基本状况

平甸乡下辖10个村委会,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4586人,全乡共有持证残疾人586人,占全乡总人口14586人的4.0%。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235人,占残疾人总数40.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52人,占 8.87%,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家庭情况看,全乡有143 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 24.4%,全乡贫困残疾人建档立卡户23户99人,有残疾人27人(其中一户多残4户19人,有残疾人8人),全乡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83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残疾人参保人数为154人,养老金为45375元。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150人,参加城乡医保残疾人586残疾人,纳入分散11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9人,残疾人优抚对象6人。扎实开展“两项补贴”集中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全乡“两项补贴”的规范管理取得实效,年内发放“两项补贴”22.12万元。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1.自身文化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2.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3.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小石缸村大河边小组残疾人家庭户范云华和哥哥范云发及范海英、赵美芬4人均为残疾人,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范云华的收入维持生计。统计显示,我乡一户多残家庭44户93人,占残疾人家庭比例8.1%,扶持难度大。

4.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精准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需要。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要稳定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要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五是要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 服务的目标。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全乡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上一篇:平甸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平甸乡弥勒村2018年中央小农水项目进展顺利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