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乡冬春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1-04 16:01   点击率:33打印】【关闭

新平县平甸,彝语意为银色的小平坝,现辖10个村民委员会97个村民小组116个自然村,总人口14295人,少数民族占79%,其中彝族人口11026人,占7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97人,占1%。平甸乡国土面积435.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700米。
    近年来,随着平甸乡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住房条件和耐火等级均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农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住房依然还是砖木结构或者木质结构,耐火等级较低,加之农村建筑存在布局随意性,分布不合理,房屋相连,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而且部分村民还习惯于堆放有大量植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甚至有些村民家里还存放一些农业机具备用的汽油、柴油,导致农村火灾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现状。目前,平甸乡农村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较为落后,消防工作还比较薄弱,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一、平甸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火用电不规范。1、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且近90%农户的室内电线是在八九十年代初期通电时敷设的,线路老化、破损严重电线中存在较多的老化线路,若不及时进行更换,则容易引发电气火灾。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电冰箱、空调等电器逐渐普及,如果线路本身就存在着老化的现象,同时很多电气的线路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有的村民还选用不合格的电器,则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如发生于2014年09月30日平甸乡朵舍宗小组普开成家烧死2人的火灾案就是因电线老化引起的。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1、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程度还较低,对应有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了解甚少,自防自救能力差。有的农村领导干部未能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性;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还十分滞后,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偏远农村经济欠发达传播媒介较少,与外界的沟通较少,这部分地区往往会成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盲点。他们对于常用的防火和灭火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一部分村民认为消防队救火需要收费,而使得他们在火灾发生后不敢拨打火警电话。
    (三)消防基础设施欠缺。1、平甸乡农村存在部分村组还在使用自备水井,没有条件使用城镇公共用水,因此也就未设置室外消火栓,也很少设置备用消防水池和取水工具;2、分散偏远、交通不畅,经济发展滞后,政府对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消防水泵、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等基本消防设施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而明显滞后,目前平甸乡每个村委会仅有灭火器10只,水枪1支、消防水泵1个、消防水带1个,远远不能满足小组(自然村)的灭火需要。3、农村各家各户几乎没有配备灭火器等基础消防设施,市政消火栓没有覆盖到农村,这就导致了火灾发生时无消防水源可取、无消防设备可用,农村基本只能靠锅、碗、瓢、盆舀水救火,往往因初期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处理不力而错失灭火良机,常常致使小火酿成大灾,发生于2014年2月的平甸乡红星村委会龙潭箐方琼仙家因炒菜引起桔杆燃烧的火灾,因初期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消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基础薄弱。1、乡、(村)领导缺乏农村消防规划意识。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建设大多缺乏系统的消防规划,建设随意性大,存在房屋紧挨连片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2、缺乏农村消防组织力量。农村专(兼)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建设工作起步较晚,防火工作还未进入轨道,由于初起火灾扑救不及时,导致小火酿成大灾的可能性时有发生;3、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导致开展农村消防监督和宣传工作难度大,消防工作存在“死角”。
    二、平甸乡冬春消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平我国乡农村地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基础设施较差、消防工作投入不到位的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建议:

(一)建立健全冬春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明确将消防安全责任制纳入村(组)领导的任期目标。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议政府加强农村义务消防队建设,督促购置灭火战斗服、修建消防水池、制作村民防火公约牌等工作。同时,建议各村修建消防水渠、水池,保障火灾扑救时消防给水,全面提升村民的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消防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村容村貌改造、人居环境治理、能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乡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及消防装备等建设。
    (三)定期开展农村火灾隐患排查工作。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派出所和村(组)领导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各类场所和村民住宅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私自乱搭电线、村舍周围的草堆、木材杂乱等影响消防安全现象进行清理,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切实扫除农村消防监督管理上的“盲点”与“死角”。

(四)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1、要是设立的乡广播站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灾害预防的能力,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现实生活的法律和条例的教育,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安全使用电力、电气等可导致火灾的能源,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儿童和青少年、老人、妇女为主要目标群体,其中要突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孕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着重培训和加强家庭消防安全和疏散、逃生自救知识,使农民掌握基本的消防灭火能力和逃生技能。
    3、要在每个村至少培养一名负责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专(兼)职消防宣传员。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教学内容,从儿童抓起,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从而推动偏远地区农村消防建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4、要以村委会、社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及网格员、驻村人员、警务室民警,各村(组)开展送教活动。培训村(组)消防安全现状,就如何围绕“四个能力”建设做好冬防火工作进行解读,并结合近年来乡发生的冬季火灾案例,对冬春多发火灾类型及检查与消除火灾隐患的方法、初期火灾扑救、组织人员逃生疏散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全面向村民普及简便、易学、实用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基本知识,建立农村宣传长效机制。

上一篇:平甸乡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
下一篇:平甸乡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报告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