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5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县城巡街展演结束后,来自平甸乡的彝族群众在县城民族广场跳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鹤花棍舞、狮子舞,磨皮花鼓舞。为新平群众和外地游客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正在表演的舞种就是流传于平甸乡白鹤村的白鹤狮子舞,手拿绣球的表演者逗引着醒狮做着抖毛、翻滚、抢球、双狮闹等动作,引得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据介绍,白鹤狮子舞主要讴歌彝族祖先驯服动物的高超技能和艺术形象,表达彝家儿女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家乡的崇高品质,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流传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你方唱罢我登场,磨皮花鼓表演在大鼓、腰鼓、锣、小镲等打击乐器声伴奏中开始。磨皮花鼓舞历史悠久,原始动作保留完整,用武打的舞蹈动作再现了彝家祖先保护家乡,热爱和平,勇猛杀敌的大无畏民族精神。通过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花鼓舞的表演中。 
【磨皮花鼓舞表演者杨喜茗】:我们从去年开始跳的。像我们这辈一起有六七个小伙伴,还是喜欢跳的。村里面还是一样跳的。 
最后登场的是白鹤彝族花棍舞,舞者双肩前后摆动,左右扭腰送胯,花棍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加上双脚的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姿和动作。据了解,为传承保护好这些非遗文化,白鹤花棍舞和磨皮花鼓舞一样如今已经走进了校园,作为学生课间操内容,让省级非遗项目在学校生根发芽、培养出了传承者。


【花棍舞传承人李梅】: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们的花棍舞传到桃孔小学、费贾小学,让非遗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现在)将近两三百人是会跳的,学校里面已经是做成课间舞来跳,那些小娃娃学的有声有色的,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不仅为新春佳节添姿增彩,还为观看的群众展示了非遗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