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施工期水污染源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2)施工期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主要来源于场地平整、工程建设以及原材料运输、堆放等作业过程中,此外还会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 (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各种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4)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石、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废气主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扬尘、机械废气,食堂油烟。 (2)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机械设备噪声及运输车辆噪声,噪声源强约为80~100dB(A)。 (3)项目生产过程中用水环节为绿化用水及抑尘用水,用水全都蒸发,因此没有生产废水产生;项目区设置生活区,故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4)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沉淀池污泥、食堂泔水及隔油池浮油。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水环境 ①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临时沉淀池,日常安排人员管理沉淀池。 ②项目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过程和场地洒水抑尘,废水不外排。 ③项目在开挖和回填时应尽量避开雨天操作。 2、环境空气 ①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易产生扬尘的建筑物料应统一堆放,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②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要限速行驶,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防止或减少其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的泥土和灰尘,定时洒水抑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定期喷水抑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④工地裸地防尘要做到:晴天勤洒水。 3、固体废弃物 ①施工过程中产生开挖土石方全部回填于厂区,不产生永久弃方; ②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垃圾收集点,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③建筑废料应进行充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应给予统一收集,不能随意丢弃,统一收集后按当地城建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 4、声环境 ①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②施工期间应选用低噪声机械,对产噪大的机械进行隔声及减振处理;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④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需注意机械的保养、合理操作,使施工机械运作在最低声级水平。 (二)、运营期 1、水环境 ①生活污水经过隔油池、污水收集池处理暂存后,晴天用于厂区菜地施肥,不外排。 ②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处理暂存后,晴天回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及绿化浇灌,废水不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小。 2、环境空气 ①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的布置紧凑,减少转运距离。 ②及时更换维修损坏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设备的密闭性能,以便最大限度减小粉尘的无组织排放量。 ③对进场道路及回车场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晴天对进场道路、回车场及堆料场采取洒水防尘措施,以实现污染物的源头控制。 ④破碎机、筛分机旁设置于密闭的厂房内。 ⑤运输皮带设置于采用彩钢瓦搭建密闭通道,且使用柔性材料搭建密闭通道进行落料。 ⑥加强厂内外的绿化、设置绿化防护带。 ⑦禁止运输车辆超载,防止运输过程矿石洒落地面; ⑧运输过程中覆盖篷布,限速行驶 3、声环境 理布置、对产噪较大设备安装减噪防振垫、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项目区内禁止鸣笛;进出矿区车辆均安排在白天;加强管理,严格限制进出矿区运输车辆的车速,制止野蛮驾驶;经过村庄时禁止笛鸣。 4、固体废弃物 ①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垃圾收集点,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②化粪池污泥由周边村民清掏后用于周边耕地施肥。 ③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产生的污泥清掏后用作厂区绿化覆土,污泥不外排。 ④食堂泔水经泔水桶收集后提供给周边村民喂猪,泔水不乱丢弃。 ⑤食堂隔油池浮油定期清理后用容器盛装,并交由有资质的废油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