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3月3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3-30 09:03   点击率:721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6182625(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窗口)、0877-7018658 (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街道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213304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南恩河引水工程

新平县戛洒镇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

云南黔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于2017年10月10日取得新平县水利局下发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利局关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南恩河引水工程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新水资源许〔2017〕2号);于2019年9月11日取得新平县发展改革局备案(新发改投资备案〔2019〕78号),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在南恩河(海拔标高815.5m)建设头部取水设施一套,沉砂池一个;敷设DN600不锈钢复合螺旋钢管6.5lkm,与江边新建泵站原有供水管道进行搭接;利用现有管线自流到1万m3水池,供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生产、生活用水;安装管路阀件一套。项目占地面积39600㎡(其中永久用地2365㎡;临时用地37235㎡),项目建成后年取水量约为480万m3,最大供水量23216.90m3/d(0.27m3/s)。项目总投资283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6.3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10.09%。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本项目为引水管网建设项目,工程较分散,工程量较小。施工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在地埋式暗管管道开挖、施工线路开挖、沉砂池、清水池、干沙池、镇墩及支墩建设阶段产生的扬尘。通过对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物料堆放要规整并适当遮蔽和覆盖、晴天对施工场地及管道开挖沿线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进度、加强监督管理、文明施工等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

此外要求施工期不得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工区、弃渣场及旱厕等。

(2)废水

施工期施工人员均为周边农民工,均不在施工场食宿,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包括取水溢流坝、沉砂池、清水池、干沙池、镇墩及支墩建设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向河道排放废水;不得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工区、弃渣场及旱厕等;起点段少量施工废水经设置胶桶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拌和用水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第二施工段经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拌和用水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综上,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体造成的影响较小。

(3)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且施工期噪声影响随着施工的终止影响消失。

(4)固废

施工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土石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旱厕粪便。施工期拟设置2个临时弃渣场,施工期产生的弃方经设置临时弃渣场堆存后采用运输车辆定期运至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1120m塌陷区已建废石场进行堆存处置(运输过程中无车辆运输道路条件段采用人工搬运至上车点);由于项目管道建设较分散,且工程量较小,因此建筑垃圾产生量较少,经收集后就地用于场地平整;各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就近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处置点集中处置;项目施工期在各段施工场地内均设置临时旱厕,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村民庄稼地施肥,施工结束后侧坑经生石灰消毒后进行卫生填坑。

此外施工期需加强施工管理,产生的固废严格按要求进行处置,不得倾倒、抛洒至河流;不得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工区、弃渣场及旱厕等。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达到100%,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5)水土流失及态环境影响

①水土流失。项目水土保持及防治责任范围为:取水溢流坝、长度为6.51km的输水管线。根据工程特点,将供水工程建设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以及对周边地区因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定为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4.4703hm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统计。本工程属于引水管线建设类项目,枢纽区主要为取水溢流坝、沉砂池、清水池及干沙池等,扰动面积为0.059hm2;输水管道区包括管道、支护、跨越等,扰动面积为2.8063m2;道路区主要指临时道路,扰动面积为0.8941hm2;弃渣场区包含取水枢纽区1个弃渣场及管道部分的1个弃渣场,弃渣场扰动面积为0.0192hm2;施工营地区包括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扰动面积为0.133hm2;按水利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护方案采取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施工占地对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根据本供水工程主体设计,工程征用地包括工程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两部分,总占地面积为39600m2,其中永久用地由取水点沉砂池、清水池、管道加固设施、跨域基础等组成,永久用地2365m2;临时用地由输水管线开挖、临时施工生产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场等组成,总计37235m2项目为引水管线建设项目,从各类土地类型占用面积来看,占地面积均较小,损坏林草地面积及造成生物量损失也小,因此对当地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影响较小。动物的影响本项目引水管线施工对地表的扰动,将清除地表原有的植被,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其迁徙,使得区内动物数量减少。但由于评价区内动物较少,评价区及附近地区分布有动物68科136属160种,其中:两栖类5科8属14种,爬行类7科17属20种,鸟类39科81属90种,哺乳类17科30属36种,均属常见种类,无珍稀保护动物,野生动物均为当地常见种类,主要是小型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十分有限且游动性较强,这些动物一般会迁移出影响区,在附近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对区内动物的类型及数量影响不大。施工对南恩河水质的影响根据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洗手废水、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及土石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旱厕粪便等固废。由于本项目为管道建设工程,管道基本沿河流进行铺设,因此若施工期废水及固废处置不当将对南恩河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二)运营期

本项目为引水工程,引水采用自流方式流入已建1万m³水池,不使用提升泵等设备。工程建成后,设专门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对管线进行全面管理,劳动定员7人,管理职能并入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项目部,因此本工程不再单独设置管理人员,其食宿均在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矿区,不在项目区食宿。本工程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废气、机械噪声等污染。项目运营期影响主要包括取水口沉砂池会产生一定沉砂,此外由于项目取水对外环境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1)固废

运营期取水口沉砂池会产生一定沉砂,项目拟于取水口沉砂池北侧设置1个容积为28m³的沉沙干化池,沉砂池排沙管直接接入沉沙干化池,干化池低端设置有排水管,产生的砂石经沉沙干化池堆放到一定量后,采用运输车辆定期运至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1120m塌陷区已建废石场进行堆存处置(运输过程中无车辆运输道路条件段采用人工搬运至上车点),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

(2)生态影响

(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对减水河段的影响

南恩河引水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以供矿山生产、生活为开发目的。取水口取水溢流坝对径流无调节能力,项目取水后改变了取水溢流坝至戛洒江区间的南恩河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减小了取水口下游此区间河道水量,汛期取水口断面有弃水泄入南恩河不会造成断流,但枯水期将会出现减水或断流现象发生。为了维持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保证下游河段不断流,项目于取水溢流坝坝底设置一根不受人为控制DN300的生态放流管当坝址来水可利用流量小于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时,来水全部作为下泄生态流量,保障减水河段生态用水。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保障保障下游生态用水,对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影响得到一定减缓。

本项目取水时段为6月1日-次年1月31日,取水量为480万m3,最大供水量23216.90m3/d(0.27m3/s),经按要求下泄不低于0.159m3/s的生态流量并按要求设置生态流量在线监控设施,以对下泄生态流量进行实时监控,按要求下泄生态流量后,项目取水对河道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取水口水质和水温取决于上游来水和取水口水文情势变化。取水溢流坝为无调节引水工程,河流来水后即通过管道引走,其余水量通过放水口流向下游,就本项目取用水过程,水质基本保持原有状态。因此,本项目取水对河道水质和水温基本无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小。

对水生态鱼类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处区域无重要生态保护区,南恩河流域面积为54.4km2,该河具有面积不大,但降雨量丰沛、河道长度短、坡降陡的特点。据调查,评价区涉及河流中可能分布的鱼类有5131717种,取水口下游河流内鱼类均为当地一般常见的鱼种,经济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黄鳝、泥鳅等小鱼,未发现有珍稀濒危鱼类分布,也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分布,无洄游性鱼类存在。水生植物多为水草和苔类,对水无特别要求,也无国家重要文物古迹、矿产资源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景观。区间汛期来水及下放生态流量已能满足其用水需求。因此,该项目取水对水生态影响小。

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河道内需要考虑的其他用水户主要包括:(1)上游马鞍山水库(含南、北干渠)用水;(2)规划南恩河水电站用水;(3)与取水口相同高程的戛洒糖纸厂用水及1条农灌沟;(4)取水口下游的农灌和生活用水及河道生态用水。

1)根据调查,上游马鞍山水库高程在1946m左右,其配套引水工程北干渠取水口高程约在937m,南干渠取水高程在750m,本项目取水口高程约在815.5m,故本项目取水对马鞍山水库(含北干渠)取水条件无影响。南干渠用水量在本项目可供水量计算中,已进行了扣除,也就是在优先保障马鞍山水库南干渠用水后,本项目方才取水,故本项目取水对马鞍山水库南干渠取水影响通过调度管理是可以消除的,影响不大。

2)规划南恩河水电站其取水口高程为1465m,发电用水进行发电后又从高程945m处排入南恩河,规划电站取水口及尾水口均高于本项目取水口,故本项目取水对规划南恩河水电站取水条件无影响。

3)与本项目引水工程取水口相同高程的有戛洒糖纸厂取水口及大石头大沟取水口,大石头农灌沟属于平寨社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已与平寨社区签订取水协议,同意了本项目的取水方案。此外,现状戛洒糖纸厂取水口及大石头大沟取水口取水口均为简单支砌,其引水口小,易遭堵塞,而本项目将在该河道位置清淤淘潭,砌筑挡水坝并设置放水口,略抬高此处河床水位,可改善戛洒糖纸厂及大石头大沟的取水条件,有利于其取水,且本项目取水可供水量计算中已扣除该部分用水,因此对其影响较小。

4)本项目取水口下游取水主要有南干渠、麻木树大沟、中寨大沟、平寨沟、训练沟,麻木树大沟、中寨大沟及训练沟属于戛洒社区,平寨沟属于平寨社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已与平寨社区及戛洒社区签订取水协议,同意了本项目的取水方案。本项目引水进行供需平衡调节计算时已经扣除了下游用水户(南干渠、南干渠、麻木树大沟、中寨大沟、平寨沟、训练沟)从南恩河河道内取用的水量,项目取水是在优先保证其他用水户用水后,取剩余水量,故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配置方案的影响较小,不改变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因此对下游南干渠、中寨大沟、平寨沟、训练沟农灌、生活等取用水影响较小。由于本项目取水口位置占用麻木树大沟,经协商一致,本项目管道敷设后现有麻木树大沟农用水渠不再使用,为了保证麻木树大沟取水村民正常用水,拟于从清水池出水口起敷设DN250镀锌钢管,管道长1397.77m,高差38.12m,并在水管末端新建1个容积为200m³的蓄水池,引水供下游麻木树用水,此外本项目将在该河道位置清淤淘潭,砌筑挡水坝,略抬高此处河床水位,可改善其取水条件。

根据《新平县千吨万人南恩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2020年11月)南恩河取水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145万m3,P=95%的年径流量3226万m3;生活年用水量为戛洒镇的戛洒集镇(自来水厂)、戛洒社区、平寨社区、南恩公司、戛洒中学、小学、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的生产生活用水,合计生活年用水量1473.0万m3南恩河P=95%的年径流量3226万m3远远大于供水区生活年用水量73.0万m3。因此,南恩河水源地的水量是有保障的

此外,项目需于取水溢流坝坝底设置一根不受人为控制DN300的生态放流管,当取水口河道实际来水量大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时,就以不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泄流量补给;当取水口河道实际来水量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时,就以实际来水量下泄流量补给,故对下游生态用水影响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优先满足其他用水户及河道生态用水的情况下进行取水,因此对其他用水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5)镇水厂在南恩河的取水高程为690m,低于本项目取水口815.5m,项目建成后年取水量约为480万m3,最大供水量23216.90m3/d(0.27m3/s),本项目引水进行供需平衡调节计算时已经扣除了下游用水户、镇水厂从南恩河河道内取用的水量,在扣除其他用水后,取剩余水量,故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配置方案的影响较小,不改变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下游水厂取用水影响较小。取水溢流坝为无调节引水工程,河流来水后即通过管道引走,其余水量通过放水口流向下游,就本项目取用水过程,水质基本保持原有状态,且就本项目而言,本项目取水后经沉淀池沉淀后直接引至原已建管道进行衔接,河道水质完全保持现有状态,对原天然河道的水质影响不大,对镇水厂取水水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取水对镇水厂的影响较小。

取水溢流坝蓄水对南恩河水质的影响

本工程为南恩河引水工程,取水坝设计为取水溢流坝,取水坝建成水库蓄水后,取水口下游至戛洒江河段流量明显减少,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对该河段的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对此段河道内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生物、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取水溢流坝设置有取水控制闸阀,丰水期河水直接通过溢流坝流至下游河道,此外取水溢流坝底端设置有生态放流管,下泄不低于0.159m³/s的生态流量,对下游生物的影响较小;且就本项目而言,本项目取水后经沉淀池沉淀后直接引至原已建管道进行衔接,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水,不排至河道,河道水质完全保持现有状态,对原天然河道的水质影响不大。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本工程为南恩河引水工程,取水坝设计为取水溢流坝,取水坝建成水库蓄水后,取水口下游至戛洒江河段流量明显减少,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对该河段的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对此段河道内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生物、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取水溢流坝设置有取水控制闸阀,丰水期河水直接通过溢流坝流至下游河道,此外取水溢流坝底端设置有生态放流管,下泄不低于0.159m³/s的生态流量,对下游生物的影响较小;且就本项目而言,本项目取水后经沉淀池沉淀后直接引至原已建管道进行间接,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水,不排至河道,河道水质完全保持现有状态,对原天然河道的水质影响不大。

使得库区江段水位、流速等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天然情况下,库区水深较浅,河流高程在815.2m,取水大坝建成后最大坝高1.3m,水库建成正常蓄水后,坝前水位将有一定壅高,坝前水位基本在816.5m,由于本项目建设取水坝为取水溢流坝,取水坝高度仅1.3m,且取水溢流坝设置有取水控制闸阀,丰水期河水直接通过溢流坝流至下游河道,枯水期本项目不取水,关闭取水闸阀,河道来水全部流入下游河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很小。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

 ①运输车辆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项目区物料堆放要规整并适当遮蔽和覆盖。晴天对施工场地及管道开挖沿线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有效降低扬尘产生;扬尘较多的工序应尽量选择在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处固定设置,以便采取防尘措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车轮子上的泥土去除干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强调文明施工。

(2)废水

产生的施工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及水桶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向水体排污③不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工区、弃渣场及旱厕等

(3)噪声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及时维修保养;加强施工期的操作规范,避免突发性噪声影响周围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使用;项目在运输过程中应通过禁止鸣笛、控制车速等措施,并且合理安排运输线路,尽量避开环境保护目标。

(4)固废

施工期拟设置2个临时弃渣场,产生的弃方经设置临时弃渣场堆存后运至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塌陷区已建废石场进行堆存处置。由建筑垃圾产生量较少,经收集后就地用于场地平整。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就近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处置点集中处置。施工期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村民庄稼地施肥,施工结束后侧坑经生石灰消毒后进行卫生填坑。加强施工管理,产生的固废严格按要求进行处置,不得倾倒、抛洒至河流。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工区、弃渣场及旱厕等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征用地包括工程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两部分,总占地面积为39600m2,其中永久用地由取水点沉砂池、清水池、管道加固设施、跨域基础等组成,永久用地2365m2;临时用地由输水管线开挖、临时施工生产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场等组成,总计37235m2,到施工期结束后,对临时施工占地进行生态恢复,种植当地易于存活、生长的树种。

(二)运营期

(1)固废

项目取水口沉砂池北侧设置1个容积为28m³的沉沙干化池,沉砂池排沙管直接接入沉沙干化池,干化池池底设置1根DN300的排水管。产生的砂石经沉沙干化池堆放到一定量后,采用运输车辆定期运至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1120m塌陷区已建废石场进行堆存处置(运输过程中无车辆运输道路条件段采用人工搬运至上车点)。

(2)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根据不同的施工场地区域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取水点等状位置,以工程措施(支护工程和排水工程)为先导,使取水点沉淀池清水池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道路等线状位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使施工道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施工作业上,应以土地整治工程为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施工场地区生态环境。做到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相结合,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相结合,统筹布局各类水保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防治措施具体配置中,充分发挥工程措施速效性和控制性。取水点包括取水口、引水渠、沉淀池、清水池,施工地点为裸露的岩石,由于取水口、引水渠、沉淀池、清水池为建筑物用地,不会产生水土流失。为了保持沉淀池、清水池开挖后形成的边坡处于稳定,取水枢纽区设计采用锚喷支护,砌筑排水沟措施,排水沟长度300m。道路区主要为长度约400m的施工临时道路,扰动面积为0.8941hm2。待工程结束后临时施工道路进行生态恢复,恢复面积为0.8941hm2。输水管道区(包括管道、跨越)由输水管道、管道跨越等建筑物组成,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为:对果园下坡段、农用水管段、机耕路段、河堤段、穿公路段开挖出的土方就地平整恢复原始地貌;对河床段开挖后采用混凝土覆盖于管道上方,以防止水土流失。施工营地区用地总面积为0.1333hm2。待工程完工后对该项目进行全面整治及生态恢复,整治面积为0.1333hm2根据该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工程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堆放在规划的弃渣场内。这些废弃的土石方和废石需要统一堆放在规划的堆放场地内,既能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供水工程施工的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本着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田、林地的原则,在取水枢纽区附近布置1个弃渣场,在管道区布置1个弃渣场,可满足项目产生的弃渣堆放要求。弃渣场设挡渣墙和排水设施。材料堆放区用地0.0481hm2,主要用于管道、施工机械等临时存放场。材料堆放区设置临时围墙等。根据地形和实际情况,工程束后,对材料堆放区进行整治及生态恢复。

此外,根据工程区自然条件及工程特点,环评提出以下要求:I.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时间,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尽量避开雨季,尤其是基础开挖应避免在雨季或雨天进行;II.施工挖出的土石方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合理堆置,最好能直接利用。各工程要分段实施,减少对景观的影响;III.施工开挖将导致表土和弃渣裸露、松散,土壤侵蚀强度增加,施工结束后应尽快作好清理恢复工作;IV.为减少雨季地表径流对施工场地冲刷,减少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在施工区外设置排洪沟,将区外地表径流排出;V.开挖出的表层土应选择适当地点堆存,并当天作为场地平整回填;临时堆渣土场周围要采取截洪措施等。

(3)生态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对取水口南恩河下游减水河段的水生生态的影响。河道生态用水流量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中有关规定,按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的10%考虑,本项目取水口预留不低于0.159m3/s的生态环境流量,于取水溢流坝坝底设置一根不受人为控制的管径为DN300的生态放流管,并按要求设置生态流量在线监控设施,当取水口河道实际来水量大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时,就以不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泄流量补给;当取水口河道实际来水量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时,就以实际来水量下泄流量补给,故对下游生态用水影响小。

(4)公众参与调查

 本次环评期间建设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项目所在地周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对象分个人公众和单位及社会团体公众两部分,202012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在南恩河引水工程影响范围附近村庄及取水口下游取水村庄村民及单位(团体)共发出调查问卷25份,其中团体调查问卷7份,调查对象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利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新平县水务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镇水厂)、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糖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戛洒社区居民委员会、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平寨社区居民委员会;个人调查问卷18份,主要为引水工程取水口下游取水村庄村民,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份,回收率100%,从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来看,受调查公众均认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南恩河引水工程项目的建设总体利大于弊,工程建设对环境空气、南恩河水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或基本无影响,对取水口下游居民生产(农灌)及生活(饮水)、镇水厂的影响很小或基本无影响;100%的社会团体和100%的个人都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团体和个人反对。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6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4月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