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关心关爱儿童茁壮成长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探索社区儿童保护家庭支持体系建设,为儿童健康发展构建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近日,建兴乡文化站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暖心的笑声与掌声,由市、县两级妇联联合开展的“童·成长”父母支持计划马鹿社区亲职教育工作坊第2期正在这里悄然进行。 
焦虑共振,育儿困局待破。活动开场,家长们纷纷抛出育儿难题,“我家小宝上幼儿园天天哭,是性格太懦弱?”“作业写到10点怎么那么磨叽?”“昨晚又吼了儿子,他躲在被子里抽噎,我真的管不住脾气”。入园分离焦虑、作业拖延、社交退缩......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是主要困扰。张会仙老师以一张“儿童发展规律曲线图”为引,逐一破解迷思,看似“问题行为”其实符合对应年龄段的发展规律。 
气质解码,成长密钥初现。张老师通过气质类型测试破除“完美小孩”执念,揭示了易养型、难养型等四种气质特点,强调“气质无优劣,顺应天性方为良方”。家长纷纷表示:“原来‘慢热’不是胆小,是孩子独特的适应节奏!”以“入园焦虑”“作业拖延”等高频问题为例,解析行为背后的成长需求:分离焦虑是独立第一步,磨蹭背后可能是时间管理能力的萌芽。随后,“猜猜这是谁”的年龄猜谜游戏、亲子角色互换体验等活动,让家长跳出成人视角,用互动体验“换位思考”,重新感受孩子的世界。 教育本质,唤醒生命本源。张老师最后总结“教育不是雕刻,是唤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要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建立科学育儿认知。有家长课后分享道:“以前总想‘改造’孩子,现在明白要‘看见’孩子,教育的本质是看见生命原本的样子’,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蹲下来,陪他慢慢走。” 
接下来,建兴乡妇联将组织开展与孩子联结和沟通、如何跟孩子制定规则的课程,持续搭建好家校社协同平台,让更多家庭掌握“科学育儿说明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理解与尊重中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