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2021年1-7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暨1-8月预判情况 一、1-7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3.6%,比1-6月提高2.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加快恢复,完成农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13.1%,比1-6月提高4.1百分点。服务业持续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同比增长15.4%,比1-6月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67.9%、26.5%、44.9%、45.7%,分别比1-6月提高10.3、1.4、1.4百分点和下降2.6个百分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7%,比1-6月下降4.3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亿元,同比增长25.1%,比1-6月下降7.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共实施招商引资合作项目32项,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42.0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利用省外国内合作资金39.97亿元,同比增长13.2%。对外贸易持续下滑,实现进出口总额657.8万美元,同比下降84.3%。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7月累计完成投资45.8亿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50.1%,滞后时间进度8.3个百分点。其中7月单月完成投资6.6亿元。按投资规模分类看,超过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3个,完成投资41.39亿元,占90%;不到5000万元投资项目47个,完成投资3.38亿元,占10%。从项目库存情况看,2020年结转项目53项,完成投资36.4亿元,占79.4%,2021年新入库项目30项,完成投资7.09亿元,占15.5%;省返项目6项,完成投资2.34亿元,占5.1%。实际能调度投资项目仅有66个项目,有24个项目投资调度已为零。 二、1-8月主要指标预判情况 (一)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预计实现(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3.8%;农业增加值14.3亿元,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亿元,同比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3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亿元,同比增长7.2%;利用市外国内资金49.36亿元、省外国内资金47.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和17.5%;外贸进出口总额764.8万美元,同比下降82.5%。 (二)固定资产投资预判情况。预计8月单月调度完成投资5.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1.34亿元,同比增长24.7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23%,滞后时间进度10.4个百分点。8月能调度上亿元投资项目仅有永金高速调度3亿元(县本级2.1亿元)、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调度1.1亿元;能调度2000万元的项目仅有美丽县城、幸福庭院(一期)、产城融合基础设施3个项目,能调度1000-2000万元的项目仅有6个项目,分别3个乡村振兴道路建设PPP项目、福泉居住宅小区、老城片区综合开发(一期)、玉泉院子。 三、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情况没有全面得到改变。加之,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农产品价格提高受多重因素制约,农业比较效益普遍较低。二产铜精矿、铁精矿、钢坯、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快速上涨,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预期回落2.4个百分点;受同期基数偏高、原料供应不足、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负增长企业明显增多,同时,按照国家粗钢产量压减要求,仙福公司全年原预计生产342万吨粗钢,目前,仅分配301.09万吨粗钢产能,1—7月已生产199万吨,仅余102.09万吨,8—12月均仅有20.4万吨产能,比满负荷生产全年预计减少41万吨,产值减少18亿元,连带影响仙福轧钢、益福公司、球团公司产值减少15亿元,共计33亿元,预计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7个百分点。三产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 (二)投资任务压力巨大。一是投资调度增量缩减。8月单月比6、7月分别缩减3.3亿元、1.1亿元。以当前的趋势完成市级下达91.5亿元缺口18亿元投资。二是入库投资呈断压式下滑。入库投资6月比5月减少7.5亿元、7月比6月减少0.4亿元。三是投资计划进度滞后较大。列入2021年投资计划项目共115个,总投资531.9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89.18亿元,增长15%。其中竣工项目完成计划的50%,在建项目完成计划的46.54%;新开工项目完成计划的15.8 %,开工率为17.3%。四是年初计划增量投资项目未形成有效投资。从当前调度情况看,8月能开工项目仅有投资2003万元的新平县挖窖河马鹿塘段曼费段治理工程一个项目。而年初纳入增量,计划开工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尚未实质性开工,形成有效投资。如: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的新平县欢乐水世界旅游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的3个项目,分别是新平县老城片区综合开发建设(二期)项目(总投资5.56亿元)、新平县老城片区综合开发建设(三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3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8个项目,分别是阿者河水库(总投资6604万元)、新平德康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新平县高端商务酒店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绿汁江—红河谷土地综合开发新平段灌区管道工程(总投资5968万元)、老厂至大红山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2.79亿元)、者竜乡界牌至三江口公路提升改造工程(长虫山公路)(总投资2.99亿元)、新平县南碱至大沐浴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墨临高速公路出口(曼干村新村小组)至平掌乡政府驻地(平掌社区平掌小组)道路改扩建项目(总投资3.52亿元)。 (三)要素保障较为困难。项目受制于土地、林地、环评、能耗等多重因素,新项目落地困难,在建项目推进慢,仙福公司技改升级二期及新配套项目预计还需建设用地3200亩;瀛洲水泥技改升级项目107.52亩土地长期未能批复,加上现有原料厂资源枯竭,新原料选址受林地影响难以落地,甚至面临停产风险;南恩公司技改搬迁环评长期未能批复,157.34亩土地需要调规;成发105万吨煤焦化项目因指标不足于7月取消备案。 (四)外贸发展形势严峻。受国外疫情影响,市场形势严峻,企业出口订单不确定性增多,外贸产品结构单一,出口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加工类成品出口比重较低,质量和效益不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运行调度。聚焦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差距,加强对县域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对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前抓好统筹调度,努力补齐主要优势指标,确保持续持续增长,优势指标持续保持在全市的靠前位次。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制度,紧盯增速、位次等目标任务,加强对县域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对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前抓好统筹调度,努力补齐主要优势指标,增强运行调度的前瞻性、预见性。 (二)狠抓产业支撑。一是强化工业支撑。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仙福公司技改升级、铁矿智能化矿山建设等项目,加快南恩公司技改搬迁环评工作;稳步推进桂山片区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斗戛二期基础设施德康饲料厂项目建设。二是稳步发展农业经济。壮大畜牧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建成漠沙12万头生猪育肥场,加快推进36万吨饲料厂建设,力争启动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厂项目。推进“一县一业(水果)”示范县创建,新植水果2万亩。主动承接市内蔬菜产能转移,种植蔬菜17万亩,启动年产3万吨酱菜项目。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抓实全域旅游发展,协调服务好欢乐水世界、新平高端商务酒店建设;抓好悬崖酒店和哀牢山云上峰景半山酒店规划;启动县城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增强旅游品牌吸引力,增加常态化节庆、民俗活动。 (三)狠抓项目推进。一是在具备条件开工建设项目上下功夫。欢乐水世界旅游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二期总投资9亿元)、新平县老城片区综合开发建设(二期总投资5.56亿元)(三期总投资3亿元)、新平德康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是较为具备开工纳统条件的项目。二是在落实部分建设资金项目上下功夫。投资4.7亿元的新平县现代农业生猪循环养殖项目,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的新平县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2.8亿元的新平县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0.5亿元的新平县职业高级中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加速项目前期手续,尽早开工。三是在交通、水利、土地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下功夫。交通方面:加速推进纳入年初计划的易门至新平高速公路、G213线新平县园区过境段改道工程(仙福段)、者竜乡界牌至三江口公路提升改造工程(长虫山公路)、新平县南碱至大沐浴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墨临高速公路出口(曼干村新村小组)至平掌乡政府驻地(平掌社区平掌小组)道路改扩建项目、老厂至大红山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水利方面:十里河水库、白沙河水库、洋芋山水库、阿者河水库、大春河二期治理工程、新平县老鸹箐山洪沟治理工程、新平县城重点水源联通工程等纳入年初开工建设计划项目按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土地整治方面,争取启动老船口大桥、谷麻江大桥、漠沙农场大桥、勐炳大桥、水塘路南大桥、戛洒江大桥6座大桥开工建设。四是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上下功夫。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核心要调度好永金高速、乡村振兴道路PPP项目、美丽县城建设项目、产城融合、仙福产能置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PPP项目、洋发城水库等重大投资建设项目。五是在挖掘资源增加项目上下功夫。各乡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利用好现有建设项目资源包装一批项目入库。县发展和改革局和农业农村局、统计局联合组织于2021年8月6日召集乡镇在发改局召开投资工作会议,安排项目入库工作事宜。正在落实项目谋划入库工作。 (四)狠抓贸易发展。一是增强自主品牌引领作用。加大褚橙、潘橙、箱包等重点品牌和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宣传,帮助品牌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二是加大出口市场拓展力度。发挥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提升企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外贸进出口;三是增强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口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强化企业服务。一是进一步强化政企对接。落实好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主动了解企业困难,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二是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重点化解土地、林地、环评、能源要素保障问题,特别是在土地、林地上要主动作为和担当,确保企业项目推进和生产正常。三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树立“放水养鱼”的意识,认真实施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保障企业“轻装上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