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记者来到新平县幼儿园锦秀园区,浓浓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刺绣民族饰品,编织少数民族秧箩、斗笠等生活饰品,制作少数民族的乐器,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新平县境内分布着彝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苗族、白族、回族、汉族八个世居民族。幼儿园中少数民族幼儿占70%以上,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被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各年级班级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华大家庭》等为创设主题,营造 “民族文化放异彩,滋润童心细无声”环境氛围。其中,小班以新平的八个世居民族团结为创设主题,中班以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为创设主题,大班以全世界民族大团结为创设主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也由此深入展开。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过程中,新平县幼儿园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挖掘、提炼新平县彝、傣、哈尼、拉祜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内涵,深度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文化传承活动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自主创编的民族游戏活动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我们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要是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通过孩子容易接受的游戏活动,还有从他的服饰、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开展。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主要是充分的挖掘我县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深度融入了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艺术活动、文化传承当中,形成现在的特色教育。”新平县幼儿园园长蒋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