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实施“聚力引领”行动做实抓党建 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1-10 09:01   点击率:48打印】【关闭

新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聚力引领”行动,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核心、以组织引领为根本、以服务引领为保障,积极探索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

坚持政治引领为核心,强化民族工作向心力。深化理论武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持续深入学,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2023年,共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例会学习等集中学习532场次,累计11966人次参加学习。深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进基层。举办“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28期2469人次,完成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目标;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52期12860人,完成率90.54%。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60期6302人、“领导干部上讲堂”1051次2.27万人参与,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坚持组织引领为根本,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将民族工作与支部自身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生活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持续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持续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中开展“红旗村”评选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评价“文明和谐红旗村”的重要标准,在民族地区选树一批可听、可看、可借鉴的“文明和谐红旗村”示范点。目前,全县共有“文明和谐红旗村”9个。持续打造民族地区人才“洼地”,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用好助镇兴村工作队和选调生队伍,深入挖掘和培育乡土人才、民族技艺人才,加大优秀农牧民中发展党员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目前,全县组建驻村工作队34支,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00人,挖掘农村实用型人才7213人。

坚持服务引领为保障,形成推动发展凝聚力。全县各级党组织着眼于本地区发展实际,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模式,做实做优服务保障,凝聚推动发展合力。“党建+服务”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网格治理效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民俗共守、信息共采、矛盾共解、风险共防,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十有五好”标准,创建“红旗小区”10个,扎实推动党员服务居住小区“双积分”制度,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党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争取省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和四位一体资金1100万元,加快建设2022年、2023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以组织化推动规模化、推动现代化。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02个,占82.26%,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产业支撑。

上一篇:新平县“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篇:玉溪市峨山新平元江三个民族自治县民族学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成立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