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统计局    >    统计分析

新平县2021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4-26 10:04   点击率:243打印】【关闭

2021年一季度以来,在国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为统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塑造特色品牌,进一步提高新平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调查显示,一季度全县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种植结构进一步向优势作物调整,内部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农资供应货源充价格稳中有涨,春耕进展顺利。

一、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一季度新平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平稳趋势,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趋势良好。完成农业总产值1086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8.1%。小春作物生产稳定,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生产形势趋于稳定;春播工作正顺利推进。

(一)小春生产形势较好

今年小春总播种面积完成24.9万亩,比去年增0.43万亩,增1.7%,预计总产值37236万元。

1、小春粮食作物产量平稳增长,产值增加。预计今年小春粮食总播种面积完成12.45万亩、比去年增1万亩,加之今年风调雨顺,小春作物长势良好,单产预计189千克、比去年增7千克,总产预计2357万千克、比去年增82万千克;平均单价预计2.72/千克,总产值6408万元,增长2.2%

2、经济作物产量增加,产值变动不大油料:完成0.42万亩、与去年持平,单产预计131千克、比去年增6千克,总产预计55万千克、比去年增0.3万千克;平均单价预计6.00/千克,总产值327万元;蔬菜:完成10.8万亩、比去年增0.3万亩,单产预计1358千克、比去年增167千克, 总产预计14721万千克、比去年增2134万千克;平均单价预计2.50/千克,总产值36800万元;花卉:完成0.22万亩,比去年增0.06万亩,总产值398.00万元;其它作物:完成0.75万亩、单产预计706千克、总产预计799.7万千克;平均单价预计2.30/千克,总产值1839.6万元。

)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

1-3月,全县完成猪牛羊禽肉产量1072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44吨,同比增11.9%。完成生猪存栏20.1万头,同比增7.1%,牛出栏7万头,同比增4.5%,羊出栏10.2万只,同比增5.2%,家禽出栏130.1万只,同比减少0.3%;完成生猪出栏8.9万头,同比增17.1%,牛出栏0.8万头,同比增14.3%,羊出栏2.3万只,同比增4.5%,家禽出栏101.9万只,同比增8.1,禽蛋产量86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97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春耕备耕形势较好

今年一季度以来,新平县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我县立足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加快春播育苗进度。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和部署春耕春播工作,积极协调并及时做好种子、农机等备耕物资的调运工作,确保春播工作顺利推进;强化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强农田灌溉、农机作业统一调度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维护,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春耕备耕提供有效保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齐心协力搞好春耕生产工作。

)农产品价格方面

1、蔬菜价格总体走弱。一季度以来,新平县蔬菜批发、零售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时间处于小阳春天气,有利于本地蔬菜的生长,市场蔬菜供应充足,尤其是豌豆尖、菠菜、花菜、莴笋、青菜头等大量上市。1-2月,虽受元旦、春节假期的影响,市场需求增大,加之天气转冷,部分本地蔬菜上市量逐渐减少,但除了外地蔬菜胡萝卜、芹菜等部分蔬菜价格与节前相比有所上涨,其余蔬菜类的价格与节前均保持平稳,总体价格完全没有受春节消费需求拉动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打破了历年春节期间蔬菜价格普涨的惯例。2以来,我县雨水较好,蔬菜生长较好,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导致价格总体回落。

2、畜产品价格以稳为主。1-3月,鱼禽类价格稳定,猪肉价格稳中向跌、牛羊肉略微上涨。1月,节日市场货源充足,市场供应有序,蛋禽鱼类价格平稳,猪肉价格略有上涨,涨幅度约2.5%2月,蛋禽类价格稳中有降,降幅不大。肉类、鱼类价格下降,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春节后市民对鲜肉的需求相对减少,受需求影响价格微幅下调属正常波动。

二、新平县特色农业发展出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县虽然逐年增加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但是分配到单项特色产业的投入仍出在投融资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得不到有效改善,各种农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农业科技措施有效推广范围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凸显不够。

(二)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滞后

新平县生态良好,具备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但受地形、农村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小、散、弱现象仍比较普遍,集中程度不高,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整体效益有待提升。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按照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要求,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综合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三)品牌竞争力不强

尽管在农产品 品牌创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如:褚橙、高原王子等),但是农产品大品牌数量增长依然缓慢,市场优势没有充分突出,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市场开拓不足

首先是服务体系建设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不够壮大,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措施较沿海地带来说相对滞后,缺乏健全支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农资市场,严重制约了我县绿色、放心农产品的生产;其次是专业化市场建设和服务发展滞后与产业化发展矛盾突显;最后是市场信息网络及营销网络发展滞后,生产、流通加工仓储各环节衔接不紧密,三产融合发展力度不够。

三、下步的工作建议

(一)打牢基础,巩固提高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利用,转变发展方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吸引更多资金流向农业、进入农场,让农场土地资源释放出最大的活力,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强化科技,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产品的有效供给,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要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品牌,以“褚橙”、“高原王子”等大品牌为带动,继续抓好农业品牌战略,依托“特色哀牢小镇”建设,加强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着力打造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三)强化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前的种苗研发、信息收集和单品规划,到产中的标准生产、技术培训和农资供应,再到产后的包装保鲜、物流运输和市场营销,各项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通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我县农业真正的具有“高原特色”。

 

(拟稿人:段家伟 审核人:朱永森  签发人:朱永森


上一篇:国家统计局新平调查队到漠沙镇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
下一篇:一季度新平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