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2016年,新平县共整合使用各级财政涉农资金12926.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874.4万元,省级资金766.84万元,市级资金1494.37万元,县级资金279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惠农补贴及扶贫攻坚。资金的使用,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扶持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惠农强产的成效显著。
一、整合使用财政资金情况
(一)粮食产业:按照“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思路,落实惠农政策,稳定粮食面积,调整品种结构,狠抓各项科技增粮措施推广,确保粮食安全。2016年完成粮食作物47.72万亩(小春12.48万亩,大春35.2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6381.09万公斤(小春2067.58万公斤,大春14313.51万公斤);共整合县级财政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大、小春生产及秋冬农业病虫害监测、防控、生态农业示范等项目。
(二)畜牧产业。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强化疫病防控、科技推广、规模养殖和动物卫生监管,大力发展山地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培育养殖大户40户(生猪5户、肉牛5户、林下养禽20户、肉羊10户),建成4个黎明鸡保种繁育场。具体为:1.整合县级财政资金76万元,用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畜牧科技推广工作。整合县级财政资金57万元,用于肉牛11个冻改点(2016年新增3个)正常运转;组建1个黎明鸡核心群,开展黎明鸡保种选育工作及引种补助。3.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整合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用于开展定点屠宰场检疫及定期不定期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乱丢乱弃病死畜禽。定期开展对兽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户检查。4.畜牧贴息贷款工作。整合县级财政资金120万元,用于2015年―2017年1.2亿元畜牧专项贷款贴息县级承担1%部分。5.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整合县级财政资金14.89万元,用于18610头能繁母猪投保,县级财政每头补助8元。
(三)柑橘产业。注重保护和发挥“褚橙”品牌效应,依托云南滇橙柑橘产业集团,实施规模化发展,推进漠沙鱼塘万亩柑橘标准园建设,全年完成水果种植面积12.93万亩(其中柑橘总面积83266亩,新植10121.4亩,挂果面积33493亩),同比增10.04%;实现水果产量11903.94万公斤(柑橘产量6400.51万公斤),同比增14.46%,实现水果产值51870.32万元(柑橘产值35202.82万元),同比增34.8%。整合县级财政资金344万元专项用于柑橘产业发展工作,具体用于以下11个方面:1.2014年橘农贷款本金540万元,县级财政按年息7.2%进行贴息29万元。 2.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技术咨询服务费30万元。3.实施害虫防控光诱技术运用60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台,投入资金40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20万元,业主自筹20万元。4.建设新品种选引及健康种苗体系81万元。5.建设土壤肥力监测及测土配方施肥体系 48万元。6.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经费72万元。7.柑橘果实保鲜技术研究经费22万元。8.柑橘产业数字化管理建档经费15万元。9.柑橘产业地理商标标识认证经费2万元。10.滇南热区现代柑橘试验站绩效考核经费5万元。11.安排柑橘产业发展业务工作经费20万元。
(四)蔬菜产业。加快平掌、建兴、老厂蔬菜新区建设,巩固漠沙、平甸、桂山、古城、新化蔬菜基地。完成蔬菜种植15.4万亩,实现蔬菜产量3.4亿公斤,实现产值4.28亿元,完成魔芋新植300亩,全县魔芋种植达3098亩;完成香菇新植100亩,全县香菇种植达300亩。整合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具体用于以下6个方面:1.蔬菜种苗繁育基地30亩,补助资金45万元。2.辅导员工资21万元。3.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苦瓜提纯复壮资金9万元。4.区域性蔬菜生产扶持性资金8万元。5.蔬菜基地土壤地力监测2万元。6.蔬菜产业发展业务工作经费15万元。
(五)甘蔗产业。整合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开展高产稳产基地创建,推进第二批国家核心糖料蔗基地建设,完成5000亩土地平整和1400米沟路配套建设任务;完成2015/2016榨季甘蔗种植10.1万亩,实现甘蔗入榨量37.9万吨,实现蔗农收入2.15亿元。
(六)茶、药产业。整合县级财政资金15万元,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茶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并完成古树茶资源调查。全年实现茶园总面积4.5万亩;实现毛茶总产量262.93万公斤,产值6056.7万元,同比分别增5%和2.4%;全年实现中药材面积3.06万亩,实现产量803.47万公斤、产值9707.5万元,同比分别增5.6%和2.1%。
(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工作机构,全面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123个村(社区)、1452个小组和56858户农户的入户调查,分别完成100%、99.25%和 88.11%,完成地块调查593333块;完成117个村(社区)、1351个小组和49601户的外业地块指界认界工作,分别完成95.12%、92.34%和 76.87%,完成地块指界553730块、面积899282.42亩,完成总任务的70%以上。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新增流转土地15178亩,完成任务数的151.78%,全县累计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8.2259万亩。整合县级财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经费400万元,主要用于委托中介公司工程费320万元,县、乡、村组设备购置、宣传培训及工作经费80万元 。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通过整合各级财政资金,不断加大投入规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通过积极整合各级财政资金,集中资金发展优势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脱贫攻坚进程,促进新平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如畜牧产业产值年增幅在10%以上、柑橘产业年增种植万亩以上、蔬菜产业产值年增幅在10%以上。
(三)通过上级资金的争取并整合,有效地解决资金配套问题,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进一步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农项目、资金分配和管理部门多,例如农田水利工程,涉及农业、水利、国土、新农办、烟办等多家部门,财政资金整合困难不小。
(二)涉农资金名目多,分散式使用资金,不能从根本上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每年分到部门的资金看似很多,但具体到每个项目就很小,几万及几十万元的项目小而多,资金过于分散,没有达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
四、意见及建议
(一)成立相对统一的机构,统筹协调、安排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二)健全、完善整合资金的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