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六抓”措施精准快推旅游扶贫
新平县采取“六抓”措施,大力实施大旅游、大扶贫战略,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县旅游综合收入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年均递增26.94%;实现旅游总收入38.35亿元,年均递增31.51%。2016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221.8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5%,实现旅游收入112232.3万元,同比增长18.8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旅游扶贫”驶上了快车道。
一、抓改革引领,精准盘活旅游资源
围绕经济发展和“旅游扶贫”任务,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文件和规划,及时调整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立县旅游发展局,配齐配足人员;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从2013年开始,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旅游产业;细化和完善了“一谷二山三板块”的发展规划布局,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和特色民族文化优势,持续推进“旅游扶贫”;强化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利用“两山一谷”的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做强、做精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众增收脱贫。
二、抓全域全景,全面发展乡村旅游
以城镇带动为引擎,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着力打造“依山傍水、自然村寨、村庄集镇”旅游扶贫新模式,不断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使各种采摘、摸、捞等农事农趣活动成为新平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游客非常喜爱、热捧的乡村旅游产品,大批农民从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得到了实惠和乐趣,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平旅游的“拳头”产品和吸引物,成为玉溪旅游的一大亮点,多数农户从乡村旅游中得到的年收入达三四十万元,有的已突破上百万元。新平旅游也由“景区旅游”为主逐步向“无门票景区”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的转变。目前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饭店平均出租率超过50%;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数达2200人。2015年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9.76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79.35%。
三、抓庄园建设,着力发展休闲旅游
紧跟旅游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在全面推进县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突出重点,大胆创新实践,高起点规划,多业态整合,把庄园休闲旅游作为新平县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的新业态、新亮点来打造。目前,已建成褚橙庄园、琴淮酒庄、桔荔庄园、樱花庄园、陇西氏族庄园等6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庄园,庄园旅游已成为新平重要的休闲文化旅游区和“旅游扶贫”先行区,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和谐发展,实现了旅游新业态与传统业态的有效互补、旅游产业和“旅游扶贫”的有效融合。
四、抓精准营销,做优养生度假旅游
应用新理念、“大数据”、新技术,指导和分析旅游工作,实现新平旅游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换,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2014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实施“大数据+旅游+”工程,对客源市场包括游客来源、游客结构、消费情况和需求等进行分析,对旅游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和把控,把目标市场由原来的“盯死昆明”扩大到“咬住全国、放眼全球”,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营销:一是依托高端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造势,扩大影响力,在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春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二是拍摄电影《花腰恋歌》扩大新平旅游文化的影响力,该片今年4月在“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荣获“最佳文化电影奖”、“最佳服饰设计奖”两项国际奖项,并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展映,花腰傣文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关注;三是依托各种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宣传推介新平,以旅游大巴车身广告、机场和高速路户外广告方式宣传新平旅游。四是做好主题和事件宣传营销。全力打造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养生避寒等旅游产品,吸引东北、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五大板块的特殊游客;五是拓展新媒体营销。利用微电影、影视作品、微信平台等做好品牌营销,不断拓展客源市场,激活省内游、扩大周边游、搞好假日游、做大自助游。
五、抓招商引资,拓展融资发展平台
千方百计创造招商引资的条件,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一是加强项目储备推介。收集、论证、筛选、整理一批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产业关联度较高、促进旅游发展的项目,编制《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层次的旅游展会,大力推介新平旅游投资项目。二是驻点招商。组织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赴广州、福建、浙江、昆明等地驻点招商;三是组织人员外出招商。赴成都、重庆、湖南、湖北、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开展宣传推介新平旅游。近年来,先后引进云南中恒投资有限公司、云南新平樱花庄园公司、云南琴淮酒业有限公司、重庆美丽乡村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等社会力量对新平旅游的投资,共投入资金50多亿元。
六、抓设施配套,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做好“吃”的文章。建设哀牢山农家乐生态美食区、戛洒花腰傣美食区及县城特色美食区,开办特色美食周活动,打造出“戛洒汤锅”、“扬武火烤饼”、“西尼手工红糖”等许多美食文化品牌。二是提高“住”的能力。建成已建成省级特色旅游村4家,宾馆酒店281家、床位10641张,以及一批星级酒店和游客接待中心(点)、乡村宾馆、家庭旅店。三是推进“行”的畅通。全面实施省县干道和乡村公路提等升级改造,建设和配套完善游道、自行车道、绿道、停车场、营地、指示标识、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构建“快进慢游”体系。四是打造“游”的主题。重点打造哀牢山-红河谷特色文化游、磨盘山户外休闲运动游等旅游线路,精心设计一日游、多日游、四季游、自驾游等多条游线,加强“风情花腰傣,神秘哀牢山”、“褚橙”等旅游品牌宣传。五是做足“购”的特色。大力开发花腰傣刺绣、花腰红陶、竹编、荞品等系列旅游商品,持续举办特色旅游商品展销活动,繁荣旅游商品市场。六是完善“娱”的功能。建成一批3个影视院、多个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加快推进城乡体育场馆建设,编创一批新平本土的书籍、歌曲,拍摄电影(微电影)等文艺产品,承办全市旅发大会等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乐在娱中。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