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五措施着力打造“科教创新示范区” 在“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新平县把县城西片区建设作为“科教创新示范区”的试验田,突出县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0年,建设49个项目,投资45.15亿元把县城西片区建成集新型城镇化引领、生态旅游体验、民族文化展示、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一体的“科教创新示范区”,形成引领新平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打造新型城镇化引领区。计划建设14个项目,计划投资9.15亿元。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加快实施新平大道延长线、革棚路、科教创新示范区生态道路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新平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溪湖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启动规划展览馆、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搬迁、下古城片区村庄提升改造、乙本甲大寨提升改造工程、居家养老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编制县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规划,适时启动西片区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和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启动信合大厦、电子商务中心和“互联网+”等项目建设,把西片区建成现代商贸聚集中心。 二、打造生态旅游体验区。计划建设17个项目,计划投资26.79亿元。建设一批精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居示范等项目,打造县城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板。围绕建设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城镇目标,加快规划修编,明确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加快推进生态休闲区、旅游观光区,实现构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目标。重点开发和发展特色体验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加快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溪湖大酒店、花山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快纳溪湿地公园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儿童科技游乐城、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生态民居示范区、樱花园、河滨公园提升改造、子湖、大河桥河堤治理、革棚箐河堤治理、河岸生态湿地等项目。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牌、旅游厕所等项目。 三、打造民族文化展示区。计划建设8个项目,计划投资4.43亿元。启动建设民族科技馆、综合档案馆、民族博物馆、文化馆、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拓展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抓好县广播电视传输中心、数字影院、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具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舞台剧,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产业高度。 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计划建设5个项目,计划投资2.88亿元。规划新建1所上规模、有特色的幼儿园,以满足县城扩容提质需求;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加快推进新平三中建设和新平五小扩容建设;加快推进县委党校迁建工作,满足党校办公和干部培训需要;加快推进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新平图书馆迁建工作,满足学生校外活动需求。 五、打造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核心区。计划建设5个项目,计划投资1.9亿元。建成2个众创空间,2个创业孵化基地,1个科技创新中心,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训基地,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新平县将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明确责任目标,压实责任主体;将通过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和政策性贷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扶持入驻企业;将用活产业扶持政策,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资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善出台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就业平台建设。使“科教创新示范区”释放更多更快的活力,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