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五措施发展“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 “互联网+”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已成为提升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新平县采取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进“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今年8月,在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出的全省“10强县”“先进县”“进位县”中,新平县荣获“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 一是政府扶持,带动、引导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平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电商办,建立“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农业、工信、财政、电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组织相关部门和电商企业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引导企业入驻“掌云天” “特色中国玉溪馆”。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或创建电子商务创业园的企业,分别一次性扶持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新平特色产品网络销售达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根据销售规模给予5至10万元的奖励。 二是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区域覆盖免费无线网络,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率,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免费上网环境;依托云南凯添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新平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现已基本建成网销产品展示中心、电商运营服务中心、企业电商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农资综合服务中心。 三是注重生态农业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对重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和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保障农产品绿色安全。先后有8家企业的18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的2个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达6.6万亩,产量8.21万吨,产值4.81亿元。 四是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依托现有的快递、物流渠道,鼓励运营商发展配送网络,建立健全城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申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共有71个收发站(点),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日平均包裹量由2010年的200多件增至2016年的8000多件,快递业发展迅猛。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利用新平农业信息网、三农通服务平台等多种媒介,把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需求等益农信息输送到农村。通过开展现场观摩、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宣传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新型农民,树立他们的大数据理念和互联网思维,推广典型经验,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