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以七大产业为抓手加快热区产业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红河谷—绿汁江经济带建设规划,结合规划区产业发展实际和新平县“十三五”规划,以七大产业为抓手,加快热区产业建设。 一、做强现代矿冶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现代矿冶产业总产值22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增加值54亿元、年均增长9.8%以上。 二、做大加工制造业。加快发展轻工业,积极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及新型轻质建材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加工制造业总产值29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实现增加值6.4亿元、年均增长15.7%。 三、做精高原特色农业。以云南“滇橙”柑橘产业集团为龙头,带动水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抓好新平县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鼎晟农业公司万亩柑橘基地、黎明鸡产业化开发等项目,推进优势农产品集群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原特色农业总产值75亿元、年均增15%,实现增加值30亿元、年均增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以上、年均增13%。 四、做深生物资源加工业。整合糖纸产业生产线改造,支持和鼓励延伸产业链,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龙头企业。立足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生物新产品,培育发展一批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品益生物资源加工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生物资源加工业总产值17亿元、年均增长11.7%以上,实现增加值5.9亿元、年均增长8.2%。 五、做优清洁能源产业。加快电源电网建设,重点推进戛洒江一级水电站、麻洋河一级水电站、戛洒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天然气、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全力推进城市管道天然气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能源产业总产值21亿元,年均增长28.5%以上,实现增加值5.7亿元、年均增长23.5%。 六、做特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着力打造“两山一谷”旅游文化经济带和戛洒旅游文化增长极。加快哀牢山整体开发,完善磨盘山配套设施,将磨盘山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国际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将戛洒打造成中国首个冬季养生避寒度假花腰傣风情小镇。力争到2020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文化产业产值40亿元以上,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8%以上。 七、做实现代商贸物流业。以县城为中心,以戛洒、漠沙、扬武三个乡镇为次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集散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县城电子商务中心建设设步伐。建设乡村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和乡镇高原特色农业物流区,加快推进新平城东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戛洒冷链物流农特产品交易物流园、漠沙农特产品物流中心、大开门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促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业增加值达47.9亿元,年均增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