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02-10 17:02   点击率:326打印】【关闭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保障,新平县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持“美丽新平”建设为目标,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逐步融入到新平经济社会发展中,着力绿色转型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新平实际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富民惠民具有新平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滇中绿谷”。

新平县位于滇中部偏西南,地处哀牢山脉中段东麓,全县国土面积426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97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9.54%划定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和磨盘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面积共336.5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89%陆生脊椎动物资源43095300555种,鸟类1748170369种,爬行类293338种,两栖类292130种,占云南陆生脊椎动物的37.35%和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的19.44%;有植物资源291 14473615种;有云豹、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蜂猴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48种,一般野生动物200种;有伯乐树、喜马拉雅红豆杉、长蕊木兰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2种。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有世界同纬度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八大候鸟通道和生物物种“基因库”,被联合国列为“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察站和国际候鸟保护基地,也是世界西黑冠长臂猿分布中心。

(一)划定自然保护地,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在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新平县先后组织划定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和磨盘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719.38平方公里,并明确了主要保护对象。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1000公顷,新平境内为142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黑长臂猿;新平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236公顷,在新平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黑长臂猿;新平磨盘山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836.73公顷,在新平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绿孔雀;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65.3公顷,新平境内为3311.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云南松。

(二)健全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法制保障。为推进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工作力度,完成了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工作。《玉溪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于20161223日玉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17331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201761日起施行。

(三)强化管护能力建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强化监管能力建设。结合新平工作实际,及时组建新平县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新平县森林公安局等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管理经费统一纳入财政保障。20162017期间,玉白林场投资299.59万元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完成林场市级平台数据有效衔接,实现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入山道口实时监控,确保生物多样性安全二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规范和强化动物疫源疫情和病虫害的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源疫病和生态安全隐患,特别做好野猪非洲猪瘟、哀牢山过境候鸟的疫源疫病的监测及防控工作。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每年均把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作为管理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环节抓好抓实,投资87万元建设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2016年以来,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201只(条),其中:猴类10只,蟒蛇8条,眼镜王蛇33条,菜花蛇123条、鸟类猫头鹰20只、绿鬃蜥1条、麂子1条、松鼠类2只、白腹锦鸡1只、苍鹭1只、钳嘴鹳1只。

(四)多措并举,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一是科学编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磨盘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成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哀牢山野生动物救护站及戛洒管护马鹿场、大岔路、金山丫口、洋芋山、帽耳山哨所,新建白水河、大帽耳山和午街哨所3个哨所玉白顶保护区共完成4处管护站建设保护地巡护路线、动植物监测样地样带和警示牌、宣传牌7块安装。强化自然保护地环境监管。持续开展 “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保护地大检查” 等行动,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的工作要求,全面排查辖区内自然保护地存在的环境问题。经自查,共发现5个问题,已列入自然保护地整改问题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现5个问题点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已上报销号

(五极小种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见成效。一是开展西黑冠长臂猿保护。2010年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了新平哀牢山区西黑冠长臂猿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2018年实施了新平哀牢山西黑冠长臂猿监测与保护项目。通过10年的调查与监测,投入资金约100余万元,基本摸清新平哀牢山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监测结果显示,在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林区共发现西黑冠长臂猿124群,约500余只。安装西黑冠长臂猿宣传牌10块、警示牌6块,拍摄完成西黑冠长臂猿保护专题纪录片《哀牢山之灵》在玉溪电视台播出。通过加强巡护、实施社区共管,西黑冠长臂猿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旱地油杉、伯乐树和篦子三尖杉育苗基地。为加强种质资源和极小种群保护,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建设旱地油杉、伯乐树和篦子三尖杉育苗基地。安装旱地油杉宣传牌7块,伯乐树宣传牌4块、保护区域牌1块、育苗基地牌1块、保护区域界桩10棵。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旱地油杉、伯乐树和篦子三尖杉树苗长势良好,目前已完成了旱地油杉的移栽工作。启动陈氏苏铁保护项目。2019年省、市林草主管部门下达40万元陈氏苏铁保护资金,专门用于新平县境内陈氏苏铁资源保护工作。我县于2019年底编制完成了《新平县陈氏苏铁就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建立4个社区共管就地保护小区,保护小区总面积1073公顷,组建了陈氏苏铁巡护队伍,聘请巡护人员13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完成全县古树名木普查。2018年初,与全国同步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工作,于2018年底完成全部普查任务。全县共完成古树名木单株调查3517株,古树群调查60群,通过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准确掌握了我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生长环境状况,为下步制定我县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完成玉白顶云南省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建成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总面积1233亩,共收集保存了云南、西藏、贵州、广西、四川等云南松种源137个,面积543.5亩;优良单株554个,面积531.5亩;个体类型3个,面积128亩;综合管理用房505平方米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72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57.21万元。


上一篇:凝心聚力 务实担当 奋力谱写新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新平县推进打造“三张牌”工作情况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