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07-06 15:07   点击率:8打印】【关闭

新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2017年上半年新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上级局工作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力推商事制度改革,构建宽进严管环境

1.以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为重点,加快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认真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释放改革红利。截至目前全县有国有、集体企业369户,注册资本30.8 亿元;有私营企业2434户,私营企业投资人3357 人,雇工30657人,注册资本59.4亿元;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5,出资总额1.93亿元,成员总数3837共有个体工商户17795户,从业人员36487人,资金数额21.42亿元;共有外资企业8户,其中法人企业6户,分支机构2。共有食品经营许可证1507食品销售经营791餐饮服务633单位食堂83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458食品销售经营242餐饮服务187单位食堂29);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共376户,其中29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加工小作坊造册登记数为347户,食品小摊贩登记备案数为35户。共有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共280(药品批发企业1户、药品零售企业115户、医疗机构179);新申办药品经营企业9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80户(批发企业1户、零售企业79户);新增备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6户;新增化妆品经营57完成GSP认证9户。

2.扎实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双告知制度在办理登记注册时,主动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机关。同时,依托电子政务服务协同办公平台,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推送相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自动抄送、认领和反馈,建立了部门间双告知信息推送、信息认领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要求,认真履行公示市场主体信息的法定职责,督促市场主体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制定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抽查工作细则,使抽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3.认真开展信用信息公示工作。通过发放年报公示公告、咨询电话、短信、企信通平台将日常宣传与年报关键节点宣传相结合,广泛宣传年报工作的重要性,督促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履行向工商部门提交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的法律义务。同时,针对年报增加社保、统计事项的新情况,积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统计部门共同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政策法规、明确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上半年,共发放信用信息宣传材料17850份、发送年报短信提示7197条,开展年报公示培训3次,参训人员达657人次。2016年应公示企业2636截至630日,已公示2521户,公示率95.64%,未公示企业115户;应公示个体工商户15901户,截至630日,已公示14884户,公示率94.43%,未公示个体1017户,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户数139户;应公示农民专业合作社251户,截至630日,已公示243户,公示率96.81%,未公示8户。

(二)聚焦民生热点问题,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以乡镇(街道)为监管前沿,村、组三级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延伸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触角,拓展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加快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逐步实现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全覆盖。结合实际修订《新平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和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报告制度和协查机制,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及责任追究。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机制,及时准确报告,控制事态,消除危害,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件,切实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宣传培训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六一国际儿童节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宣传力度,向广大人民群众和食品经营户广泛宣传野生菌的识别、加工制作、食用和野生毒菌中毒症状、自救、送诊等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加强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格要求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单位食堂、快餐店、施工工地一律禁止加工制售野生菌,对重大活动、重要接待、集体用餐单位一律禁止加工制售野生菌,对加工制售野生菌的餐饮服务单位一律不得采购不熟悉且颜色鲜艳的野生菌进行加工制售,并要求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等相关规定。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在人群密集的集贸市场、学校食堂张贴宣传。上半年开展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12期,参训600余人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6期,发放宣传材料6000份。共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3期。

3.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辖区内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档案,推行对有固定经营场所未获证企业和经营食品的小商店、小摊点进行登记备案。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将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延伸到田间地头,推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向园区化、庄园化、公司化发展。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景区、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对重点区域做到监管全覆盖。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5次,组织开展食品餐饮保障9次,进行食品快速检测186批次,其中,阳性4批次,弱阳性8批次,极弱阳性2批次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谁负责的原则,目前餐饮业持证数为1119,持证未满三月餐饮单位78,可评定餐饮单位1041户,已评定餐饮单位为1035户,量化分级率达99.42%

4.严格药械监管。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加强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货渠道、处方药及含麻黄碱复方制剂销售、麻醉和精神药品是否按规定等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群众用药安全。相继开展草乌等毒性中药材(饮片)专项整治、药品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云南省南诏药业有限公司骨肽注射液专项检查、打击假冒拉米夫定片专项核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及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专项检查等专项整治。同时,按照省、市、县要求,健全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档案,认真开展60批次不合格祛斑类化妆品核查处置工作

5.开展抽检监测。上半年共完成食品安全国家级抽检13个批次,省级抽检6个批次,市级抽检9批次,县级抽检379个批次;元旦、春节前对全县的米线质量安全进行风险监测,抽检米线小作坊25家,共计26批次完成药品抽检任务45批次完成医疗器械监督抽样任务3批次。对不合格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全力做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111例,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87份,占报告总数的78.38%严重报告数25份,占总报告数的22.52%。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1、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0例、上报药物滥用调查表7份。

(三)强化质量品牌监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与辖区内的生产企业签订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督促云南名牌获证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和产品标志使用备案。开展“5.20世界计量日活动,为全县集贸市场、医疗卫生机构、烤烟收购站(点)提供计量器具检定服务。推进质量强县战略,8家企业的10个产品获得云南名牌称号加强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商标侵权工作加强广告监督管理指导辖区内企业、行业协会申报注册商标,截至目前,全县持有有效商标数量达1906件,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二其中:玉溪市知名商标25件,云南省著名商标1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加强标准化和认证认可管理,4户企业生产的8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云南省玉溪市高原甜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猫哆哩酸角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认定为玉溪市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四)加大执法维权力度,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1.不断优化执法环境,拓宽行政执法领域,切实提高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 28件。其中:简易案件7件,案值753元,罚款数263元。一般程序案件21件,案值37995.8元,罚款332473.72元,没收违法所得11121.2元。(其中:网络销售2件、案值1923.8元、罚款4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55元;汽车配件4件、案值17320元、罚款18680元、没收违法所得9210元;无照经营5件、案值16270元、罚款196491元、没收违法所得1288.2元;卷烟案件2件、案值925元、罚款630元;药品案2件、案值300元、罚款3608.72元;化妆品案1件、案值150元、罚款450元、没收违法所得75元;食品案件2件、案值447元、罚款2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93元;商标侵权2件、案值660元、罚款1600;不合格成品油案1件,罚款87014案件查办中,重视与司法部门衔接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处置及时

2.重视并积极受理商品质量投诉举报申诉。利用123151233112365举报投诉电话和社会网络,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截至目前,新平县消费者协会共接消费者咨询82件;受理投诉17,受理举报1成功调解18件,调解成功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486万元。

3.规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开展打击走私、打击传销、打击无照经营、缉枪治爆、钢材市场整治、扫黄打非、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开展农村文明集市、平安市场、诚信市场创建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限塑工作,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红盾护农工作,网络市场监管工作、消费满意在云南维权服务体系工作。为规范我县市场秩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着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针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重点监控设备,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隐患的要求使用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队伍履职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全局,进一步强化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整治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通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结合市场监管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小个专党建工作,逐步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问题

1.市场监管效能有待提升。三合一后,人员配置不合理、监管力量不足和执法装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基层执法人员综合监管能力薄弱、业务技能提升缓慢,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配备不足,难于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工作要求。

2.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食品小作坊、小摊脏、乱、差的依然突出。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销售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的现象时有存在。个别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内控管理有所弱化,重点风险监管需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集中力量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继续实施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改革,逐步探索多证合一登记制度工作模式。深化先证后照改革,加快实施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和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检等新监管方法,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严查质量违法行为,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精准服务于三去一降一补

2.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大力支持、鼓励、帮助企业争创更多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营造全社会重视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力争今年全县新增云南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玉溪市知名商标均不少于2个,新增有机转换产品不少于3个,有效注册商标达2000个以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支撑产业聚集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结合日常监管中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强化问题导向,合理安排、及时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行为、重点环节的集中整治,完善整治措施,加大抽检力度,突显靶向性;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动、跨区域执法等工作机制,实现整合整治方法、检查深度、打击力度新突破,坚决防止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4.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认真开展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及时发现深层次问题。通过强化监督,加大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指导企业主动发现和消除安全风险隐患,落实企业自查自纠主责。强化小作坊和小摊贩的综合治理,做好摸底排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大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其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注重互联网+食药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推广运用,着力提高日常监管效率。

5.强化食品安全预警防范。适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增强应急防范意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做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杜绝安全事件的发生。

6.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技术检查和行政执法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为目标,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冶金企业、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危险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组织开展好特种设备安全演练。

7.加强监督抽检工作继续加大检验监测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以食品药品、民生领域消费品,重点领域消费品为关键点,科学制定监督抽查计划,提高抽查覆盖率,增加抽查频次,加大监督抽查结果通报、跟踪整改等后处理工作力度,提升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性。同时,加强结果应用,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8.增强行政执法力度。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办案力度,突出对风险较大的小作坊、小摊贩和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检查工作,加强与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加强市场规范管理、网络市场监管、农资市场监管、合同监管、广告监管,推进诚信市场、平安市场、农村文明集市创建工作。加大对基层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大幅强化案件稽查工作。

9.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加强消费纠纷调解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加大对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升消费维权执法效能。积极构建消费维权社会共建格局,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部门联动为主要原则,创建推广消费纠纷调解新模式,及时、有效地化解消费纠纷。

10.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队伍教育和业务培训,深化作风建设,努力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市场监管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做到工作有要求违规受追责执行有保障强化工作目标任务管理考核,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新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74


上一篇:新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下一篇:解读《云南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意见》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