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水塘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 水塘镇全镇总面积302平方公里,辖9个村(社区),86个村民小组,108个自然村。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6193户21983人,其中少数民族14个1.4万人。水塘镇有2个省级贫困行政村(旧哈、大口)。为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与全市、全县同步实现小康,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水塘镇紧密结合镇情,围绕2017年底实现脱贫目标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一、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做法 (一)“实”字当先,补齐三大短板。一是突出精准识别。把好精准扶贫第一颗纽扣,突出“精准识别”关键,保证贫困对象、各项数据“零差错”。结合实际,采取村与村之间交叉检查、镇上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和召开群众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对在档立卡户、“漏评户”进行逐一识别分析。全镇先后开展1次全面排查调整和3次“回头看”,并扎实推进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挤干“水分”,共剔除识别不精准“贫困户”123户368人,正常退出户53户208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9人,目前全镇在档贫困对象为290户964人,确保了基础数据真实准确、贫困对象识别精准;二是突出基础配套。启动贫困村及直过民族小组公路建设8条44.8公里,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入65万元完善大口村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突出项目建设。我镇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责任划分,逐项落实责任领导,倒排工期、倒排时间,所有项目预计12月中旬完成并投入使用。投入500万元启动旧哈、大口两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启动旧哈三岔沟、小箐、南柯寨,南达大石板、松树林,波村大寨等直过民族示范村项目,全面改善村组基础设施,筑牢脱贫攻坚基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户CD级危房加固修缮和拆除重建工作,水塘镇就地改造任务数共90户,其中修缮加固63户,拆除建27户。截至10月7日,已完成加固清单编制,启动修缮加固35户,完成8户,启动拆除重建20户。 (二)“干”字当头,重抓四项工作。一是重抓易地扶贫搬迁。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拟搬迁安置农户231户89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5户440人,波村大寨地质灾害搬迁户116户458人),目前安置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截至10月9日,已完成征租地补偿、项目立项批复手续、样板房(钢架结构1幢)建设,顺利启动扶贫搬迁片区的“三通一平”项目建设,完成挡墙支砌2400方,土方开挖47900方,场外土方回填换填35000方,完成三通一平项目投资463.2 万元。安置房基础开挖70户,浇筑垫层60户,浇筑地梁38户,支砌墙体24户,封顶 8户,累计完成投资660.7万元。二是重抓产业扶贫。深入调研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启动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到户产业项目。依托水塘生猪交易市场优势,发展良种母猪养殖48头、青猪305头,受益农户85户。投入4万元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受益农户57户。开展贫困户适农技能培训11次;三是重抓金融扶贫。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小额到户贷款发放工作,截至目前,我镇800万元小额到户贷款指标已发放90户373.5万元。四是重抓教育扶贫。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助学政策基础上,对今年考取二本以上、玉溪一中的30名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切实填补资助空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三)“严”字当前,精准四个落实。一是落实责任机制。结合省市县要求,健全责任机制,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9个工作组1个扶贫办。落实各村有领导班子联系,村有驻村工作组、帮扶单位、第一书记,户有帮扶责任人。明确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属地主体责任,机关业务部门督促指导责任,脱贫摘帽对象主动作为责任;二是落实挂图作战。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中心,精准制定作战图;三是落实最严督查。坚持以“霹雳”手段实行最严格的督查,由镇纪委牵头,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督查组,综合运用联合督查、暗访督查等方式,深入9个村(社区)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办,督查结果直接运用到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评先选优和干部选拔任用;四是落实最严问效。根据督查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落实不到位、协调配合不够的单位和个人将通过约谈、通报、组织处理等方式严肃问责。目前,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因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被通报批评,并向镇党委作出书面检讨。 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1.贫困户脱贫主体意识不强。还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贫困对象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思想封闭比较保守,以争当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荣的思想依旧存在,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贫困群众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引导群众“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懒”,促使贫困群众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2.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很多脱贫攻坚政策在发挥效益过程中是打了折扣的,一是政策掌握不细不详,存在部分镇村干部对政策不了解,掌握不全等情况;二是政策宣传不深不广,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形式单一,不注重实际实效。 3.产业效益还不够明显。发展产业是当前我镇脱贫攻坚的重要也是主要途径,对此镇村干部集思广益,培育了多种产业。但部分产业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效益,带动贫困村贫困户作用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只注重短期收益,缺乏长效增收机制。 4.贫困村组基础设施薄弱。水塘镇地处哀牢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没有显现,特别是直过民族居住区、后山半后山地带自然条件恶劣,急需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利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压实责任,再细化明确责任人、目标责任,强化跟踪调度,梳理倒排时间进度表,抢抓时间节点,严格督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克期完工。 2.加大群众宣传引导工作力度,转变群众观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抛弃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3.细化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措施,与贫困户一道积极研讨商议脱贫发展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因户施策,依托水塘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优势产业,创新“短、平、快”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增收,为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