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水塘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水塘镇全镇辖水塘、现刀、波村、大口、南达、旧哈、拉博、邦迈、金厂共1个社区和8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090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清查出流动人口876人,其中流出人口363人,男性:203人,女性160人。流入人口513人,省内流入312人,其中男性240,女性72人,流入省内成年育龄妇女35人;省外流入201人,男性138人,女性63人,15岁以上成年育龄妇女62人,水塘镇将流动人口各项服务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同时,坚持发展经济与善待流动人口相结合,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实,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全面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统一思想。今年来,我们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以清查清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为基础,以全面清理清查流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婚育状况,建立流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档案为重点,成立了以镇人民政府镇长方飞为组长,其他各相关单位成员13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安排部署流动人口工作。同时,我们制定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实施方案,对流动人口不定时清理清查,并对时限、重点和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为加强改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依据。2017年县级对水塘镇下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专项经费1.7万元,为确保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2、牢牢抓住宣传教育这个基础。加大宣传教育,围绕“均等服务、关心关爱流动人口,共建共享和谐水塘”这一主题,在“3.18文化节”、“综治维稳宣传月”、“5.29”计生协会活动日及赶集日联合各相关单位开展举办流动人口法律法规、“五免费”“六均等”项目服务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健康宣传手册7000余册,发放特意制作的印有健康宣传文字的手提袋、塑料扇等小礼品千余份,并制定各种宣传悬挂条幅,在流动人口集中的街道、集贸市场、村(社区)定期更换悬挂。通过上街宣传、开展讲座、悬挂横幅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使流动人口深切的感受到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的服务宗旨。落实政务村务公开,保障每个村委会社区有专门宣传栏,定期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均等服务内容等宣传,倡导各部门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均等的服务管理。 3、抓作风,用好计生干部队伍。培养了一支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善于做流动人口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技术的服务队伍。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办公室配备了2名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专门负责流动人口工作。水塘镇计生办定期召开村计生宣传员月例会,汇报当月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4、注重落实,狠抓计生流动人口管理。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我镇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要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指标,形成了以群众需求为向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流动人口普遍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方飞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对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有专人负责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依托镇综治维稳办、以综治、派出所民警和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主要工作人员,半年一次季度清理登记,年初及时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公民守法公约,为共同管理和服务好流动人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实行劳务用工和房屋出租户主体责任制,落实流动人口工作居住合同管理制度,认真签订《房屋租赁社会责任承诺书》《劳务用工社会承诺书》《新平县公民文明守法公约》,将流动人口各项服务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同时,还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10月24日,健康档案建档513人,建档率100%;健康教育覆盖1000人,儿童预防接种和实际接种122人,接种率100%;孕产妇8人,管理8人,管理率100%,0-15岁儿童15人,健康管理15人,管理率100%。药具发放3人。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内醒目位置设上班作息时间、公开维权监督电话,摆放避孕药具柜等。使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得到同管理、同服务。无因流动人口引发的恶性、群体事件发生,流动人口对服务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5、强化软件建设,完善各类台账。今年,我镇按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单位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一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制度、政策,增强计划生育观念和工作透明度。定期召开例会、定期上报报表、定期检查婚育证明、定期开展流动人口清理登记等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登记统计报表、登记注册、户口清理、按期报送有关资料等工作,并组织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三是努力抓好基础工作,认真做好报表审查上报,抓好月、季和其它报表填报工作,使报表质量得到巩固。对半年工作、年终工作按时进行总结,推动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地进行。四是部门协作。工作中镇派出所民警、流动人示范站工作人员、计生宣传员、信息员定期进行流动人口排查,及时清理变更完善流动人口台账及各种表册资料,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流动人口精细化分类和管理,实现人口信息“全面采集、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6、突出特色,扎实开展工作。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创本地特色,争取在全县、全镇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办理相关业务,及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6月26日在水塘镇老文化站开展“艾滋病预防及禁毒知识”专题讲座,水塘镇外来务工人员共47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增强了我镇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素质,有效的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7月30日在集镇农贸市场旁及医院门口进行“7.28”世界肝炎日宣传,设立“宣传咨询点”,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解答,向广大群众宣传肝炎防治知识,做好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规范检测治理,遏制肝炎,共享健康生活。同时我镇利用春节、“六一”儿童节开展关怀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上门义诊、送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为流动人口办理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增强流动人口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各成员单位建立流动人口QQ群,更进一步实现有效互通、信息共享、便捷管理。 三.存在问题 1.窗体顶端 1、流动人口办证率不高。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办法之一,就是要求外出人口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计生部门要求每一个育龄妇女都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每年至少要反馈寄流动人口出生婴儿和避孕节育情况。但实际情况是,外出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多数并未按要求办理婚育证明,反馈信息的更少。 2.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对于一些外出的育龄妇女,对计生工作人员不理解不支持。 四、工作开展建议 1.提高基层信息采集质量。加大对流动人口集中清理清查活动工作力度,利用集中清理清查活动掌握全镇流动人口底数,更加完善流动人口家庭信息台账,并将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全镇所有的流动人口。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流动人口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更加完善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对政策、知识的知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