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找准问题导向 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实现脱贫、2018年巩固提升”总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总目标,水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攻坚克难,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统筹推进直过民族重点项目,科学实施贫困对象到户产业发展项目,水塘镇脱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 (一)加强领导,强化脱贫攻坚力量 水塘镇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镇脱贫攻坚力量、成立水塘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包村联户制度,明确各村(社区)扶贫协管员,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主抓脱贫攻坚全面工作,设立镇扶贫开发办公室,由分管领导担任主任,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及时调整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由市级下派干部任工作队队长;各村统一成立村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镇、村两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为强化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做到脱贫攻坚帮扶精准到人到岗,“不漏一人、不少一户”,实现帮扶工作责任全覆盖。 (二)对标对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根据《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新贫开发〔2017〕21号)要求,我镇以“零错评”、“零漏评”为原则,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67人的工作组,及时启动水塘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三评四定”程序确定贫困对象,进一步打牢了精准扶贫基础。先后组织镇村干部职工、工作队员累计培训23次370余人次。出台《水塘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水塘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挂村、包户、分片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经过新一轮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共剔除识别不精准“贫困户”123户368人,正常退出户53户208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9人。目前我镇在档贫困对象为290户964人。 (三)因户施策,精准实施帮扶措施 为实现2017年底290户964人脱贫任务目标,我镇深入调研,以“五个一批”为基本方略,扎实推进帮扶措施的实施。一是结合水塘镇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积极做好贫困村、贫困户调研工作,完成贫困户产业发展、就业脱贫需求调查,结合贫困户就业、产业发展需求及发展中存在困难,量身制订贫困户帮扶计划,使贫困户帮扶措施更加贴合群众需求,让扶贫措施惠及更多贫困群众。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启动山地鸡养殖项目,发放鸡苗15604只,受益农户93户,补助资金16万元;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差异化补助项目,发放良种母猪13头、仔猪61头,鸡苗1万只,受益农户365户844人。依托水塘镇产业发展优势,结合贫困户自身发展需求,修订完善《水塘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引导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稳步实现脱贫。认真实施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截至10月15日,共发放贷款100户416.5万元。三是启动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年内让115户4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注重劳动力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结合种植、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做好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引导,积极开展就业技能、适农技能培训11次,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拓宽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空间。五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残疾、患大病等群体,将其纳入低保范畴,做到应保尽保,目前有91户289人享受低保救助政策。 (四)统筹兼顾,扎实做好“直过民族”工作 水塘镇共有直过民族616户,拉祜族人口1324人,其中直过民族行政村1个(拉博村),直过民族户数占小组总户数30%以上的小组共有9个,分别是旧哈村三岔沟、大旧院、南柯寨、小箐;邦迈村樟木树、老糯租;南达村松树林、大石板;波村大寨。为确保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按照省、市、县相关政策规定和《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溪市坚决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玉办发〔2016〕42号)文件精神,水塘镇认真开展了“直过民族”贫困户认定工作,根据五不录的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公示后,最终确定的直过民族贫困户277户1037人。启动了拉博村和旧哈村三岔沟、大旧院、南柯寨、小箐示范村建设项目,筑牢发展根基。 (五)按质按量,合力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为加快百千工程及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强化项目推进中的协调和服务力度,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成,我镇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责任划分,逐项落实责任领导,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明确时间和任务,倒排工期、倒排时间,所有项目预计12月中旬完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我镇具体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主要是: 1.水塘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安置点选址在水塘社区哪喊小组哪得龙片区,项目总体规划面积244.78亩,土地为一般农用地。安置点拟搬迁安置农户230户90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5户435人,波村大寨地质灾害搬迁户115户471人),项目概算投资1.3亿元。截至10月16日,完成三通一平项目投资473.2元; 安置房基础开挖 75户,浇筑垫层60户,浇筑地梁 50户,支砌墙体 34户,封顶 20户,完成投资620万元。哪得龙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目前已到位资金1835万元,拨付1831万元。 2.直过民族项目:2017年纳入市级百千工程的项目共10个,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正在有序推进(详见附件1),已完成投资295万元。 3.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主要涉及大口村、旧哈村,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村庄道路、产业引导及补助,每个项目投资250万元。目前项目已顺利开工,完成投资112万元,预计12月中旬完工。 4.直过民族公路项目:直过民族公路建设项目涉及6条(南巴路、波大路、旧哈小箐路、旧哈三岔沟路、旧哈南柯寨路、邦迈曼卡路),累计41.14公里,按每公里100万元计算,预计投资4114万元。正在实施挡墙支砌、路基开挖,截至目前,完成路基开挖35公里,完成投资2100万元。预计12月底完成全部直过民族公路建设项目。 5.C、D级危房改造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就地改造任务数共96户,其中修缮加固62户,拆除重建34户。截至10月16日,已完成加固清单编制,启动修缮加固41户,完工14户,启动拆除重建34户。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130万元。 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目前,虽然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主动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相当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争当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荣的思想依旧存在,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比较普遍,整体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还较为艰巨。主要原因是镇、村级扶贫政策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群众思想引导不够,群众自我发展意愿不强,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 (二)具体措施政策不明,部分贫困户帮扶困难。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力家庭占比较大,依靠自身已难于实现脱贫,目前脱贫攻坚工作社会兜底具体措施政策不明,除享受低保政策以外,无法给予有力的帮扶。 (三)地方传统习俗习惯,增加贫困户家庭负担。通过对贫困户家庭进行调研,贫困户经济开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婚丧嫁娶等人情来往开支比重偏大,这部分开支已成为贫困户家庭主要负担。主要原因是地方传统风俗习惯,随礼已成约定俗成的习俗,一时难以转变。 (四)贫困村组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活环境较差。水塘镇地处哀牢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的后劲没有显现,特别是直过民族居住区、后山半后山地带的自然条件恶劣,急需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利环境。 (五)扶贫项目资金缺口大,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哪得龙搬迁安置点借款多,合计借款1400万元,租地38.836亩,两年后需支付征地款349.524万元。项目征地费空缺,主要是大口方家控房项目32万元、南达大石板组项目9万元、旧哈村小箐组示范村项目10万元、旧哈村营盘扶贫整村推进项目40万元,共计91万元。 (六)产业扶贫带动不够,稳定脱贫增收困难。目前深入研究部署产业扶贫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工作成效不明显,短期脱贫目标能够实现,但不能满足长期、稳定可持续增收要求,返贫概率较高。主要原因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意识不足,自我发展谋划不足,通过近期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来看,群众自我发展目标缺失。 三、下步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大群众宣传引导工作力度,转变群众观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抛弃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二)合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好贫困户宣传引导工作,加快推进实施,确保如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让群众住上满意房、安全房。 (三)不断完善扶贫攻坚措施。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训提高技能等方面,细化贫困村、贫困户帮扶计划,促使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 (四)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引导贫困户转变意识,结合贫困户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适当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政策最高限额标准。针对贫困户发展思路不清、缺乏发展技能等情况,做好技术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