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2020年1-6月经济运行分析 情况报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1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1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同比下降19%,增速排名全市第七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14.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亿元,同比下降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2元,同比增长3.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0元,同比增长6.4%;引进市外国内资金26.1亿元(全部是省外国内资金),同比增长15.9%,完成市级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任务;完成进出口总额3898万美元,同比增长339.5%,超市级目标331.5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一是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疲软,铁矿、铜精矿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产量均明显下滑;二是矿冶企业经过几年增长,产能释放已近极限,增长空间不足;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受干旱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和水力发电企业产值下滑严重。 (二)消费水平大幅下降。一是住宿、餐饮、旅游、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受损严重;二是商品流通产业的集中度仍然过低,企业规模小,未能实现商品流通产业有效集中,商贸个体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力量;三是新增纳限统计企业数量较少,占全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比例不大,代表性不强。 (三)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一是税源结构单一,矿冶业收入占80%以上,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多重影响,税收减收,财力构成过多依赖土地整理指标出让收入,质量不高;二是资产资源盘活力度不够,收入来源不稳定,政府债务化解压力大。 (四)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一是项目支撑不牢,虽然年内76亿元投资目标支撑率达100%,但过于依赖大戛高速可研调整追加13亿元投资和永金高速年内完成投资2.5亿元,目前,仍未得到落实。二是投资结构不优,政府性投资多、产业发展类项目不足,影响投资增长动力。三是统筹协调金融行业服务企业发展不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依然突出。四是入库工作不细,仙福公司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4月上报6.3亿元投资和6月份上报8.3亿元投资均未被认可,上半年增速由原预计增长11%变为下降19%。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精准运行调度,充分挖掘增长潜力。一是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固定资产投资“四个一”工作方案,科学分析研判月度、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协调大戛高速概算投资调整,尽快启动永金高速征地工作;加快老城片区规划调整和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力争尽快启动。二是加强项目统筹调度。做实项目入库工作,实现应统尽统,尽快报出二季度调减的8.3亿元投资数,积极组织新开工的新平县第一小学扩建三期、永金高速新平至元江段、新平县2020年卧式密集烤房建设、洋发城水库扩建和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入库。 (二)显特色提品质,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设立发展研究中心,规范有序发展柑橘产业,争创“一县一业(柑橘)”示范县;加快德康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建设,新建德康生猪养殖项目100个单元,推进15000头父母代种猪场建设;巩固水塘、漠沙等蔬菜主产区,种植蔬菜16.5万亩。强化核心烟区稳定发展,收购烟叶1000万公斤。二是推进品质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成新平柑橘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标准编制,构建农业现代化标准体系。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认定“绿色食品”10个以上。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巩固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三)抓工业促升级,不断增强工业发展能力。一是做优矿冶产业。实现仙福公司产能置换技改升级一期项目竣工,启动12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加快“两矿”智慧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大红山铁矿采矿项目,力争完成二道河矿段100万吨采选工程,实现400万吨二期采选工程竣工;加快推进鲁电矿业年产80万吨菱铁矿选矿项目前期工作,启动瀛洲水泥技改升级;推动150万吨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二是培育壮大加工制造业。建成投产宏山生物工业大麻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南恩公司技改搬迁,启动穆鑫废旧轮胎加工和德康饲料加工厂等项目,稳步开展煤焦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支持恒泰新型材料、云南共享生物科技等企业外引内强,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户。三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大开门片区综合开发,启动二期前期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大开门货运场及铁路专线建设,完成平甸河水库引水一期工程。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桂山片区斗戛二期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三期,提升工业发展承载能力。 (四)强旅游活市场,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哀牢山整体开发力度,强化与华侨城合作,力争索道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磨盘山景区改造提升,加快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戛洒旅游配套设施,建成花腰傣传统民居传承园,加快水上乐园建设,启动高原低海拔足球训练项目。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编制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启动平甸磨皮生态休闲体验区、新化依施河流域生态康养田园综合体、漠沙田园综合体等农旅融合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推进戛洒丝路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启动红河谷野生动物园建设。加快半山酒店建设,投入运营戛洒外滩酒店,开工建设县城新金茂酒店。深入推进旅游革命,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力争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二是推动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县城冷链物流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地摊和夜间经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加大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五)促投资稳增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拨付县级2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安排不少于1亿元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德康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的奖励和贷款贴息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等产业发展支出。二是加快交通网建设。完成玉磨铁路新平段轨道铺设,深入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实现大戛高速县城至戛洒段通车,配合推进墨临高速新平段,加快推进永金高速戛洒至元江红光段征地工作,加快大开门至石屏宝秀、戛洒至者东等4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道路PPP项目。三是加快惠民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启动十里河水库输水工程,力争洋芋山、阿者河水库开工建设;健全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饮水收费管理全覆盖,完成平甸河水库生产用水提水、新化整乡供水一体化等抗旱应急工程,实施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四是全面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桂山路、西园路等12条道路提升改造和克租克等4座桥梁加宽,新建花山东路等3条市政道路,完善城市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加快老城片区改造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美丽县城”建设投资10亿元。五是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启动县第三幼儿园、戛洒第一中学、戛洒南蚌小学、漠沙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平一中扩建二期项目,完成第一小学迁建并招生;加快青宸幼儿园项目建设供地工作。六是加快卫生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改扩建一期,开工建设县中医医院二期项目,完成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 (六)开源节流,增强财税金融保障能力。紧紧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原则,重点突出对工资、运转和民生支出的保障,努力培植财源,狠抓税收征管,合理调控开支,推广“土地+N”融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