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22〕2号),进一步加大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壮大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企业总量,加大农业企业加工、流通环节比重,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力争2022年净增农业企业295户,达1281户;农业龙头企业净增11户,达3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净增59个,达400个;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法人单位净增16户,达114户;农业企业转(分离)设立商贸企业完成5户。 三、主要内容 (一)培育发展农业企业。围绕烤烟、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生猪等产业进行摸底调查,对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和“个转企”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企业培育库,做好对入库农业经营主体分类别、按梯队跟踪服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鼓励农村创新创业,提高登记管理效率,推动建立一批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农业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企业。(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水利局、县供销社、县烟草产业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企业管理服务,支持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链补链、提档升级,培育“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制定县级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建立各级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库,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重点培育对象提质、扩规、壮大,推进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四级联创,扩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规模,全面构建梯度培育格局,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多起来”、“活起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争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加大示范社创建力度,加强社企合作对接,强化指导扶持服务,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引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鼓励引导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高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推进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林草局、县供销社、县烟草产业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造业。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围绕优势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加快新产品开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利用新型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按照“规上企业抓增长、上规企业抓入库、近规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服务”的工作要求,建立达规企业培育库,明确纳规升规时间进度表,加强分类指导,进行梯次培育,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改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牵头单位: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创新农业企业经营模式。鼓励农业企业用好电子商务、农业服务等新业态,让农业生产“硬要素”与“软实力”的有效集成,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变。发挥新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优势,积极申报和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潜力大的外贸农产品企业,推动形成农业企业生产、加工、流通多元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工作措施 (一)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创业发展。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支持引导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培育创建一批农业企业。引导农业企业推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升发展质量。简化农业企业登记程序,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持续推动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和返乡农民工等创办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 (二)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管理。培育壮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和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定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测管理,不断推进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 (三)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认真落实“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支持政策,争创国家、省级认定的农业全产业重点链、重点县、“链主”企业,引导产业链中下游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向“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链“链主”集聚。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涉农相关项目资金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全产业重点链所在乡镇。 (四)强化农业企业招商引资。支持乡镇(街道)各部门开展精准、定向、专题招商活动,重点围绕红河谷—绿汁江流域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建设和产业配套服务领域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生产规模大、示范带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增强农业企业发展活力。 (五)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以粮油、畜禽、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为重点,促进农产品终端精深加工发展,坚持园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建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思路,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制造业向绿色化、优质化、差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政策原文:http://www.xinping.gov.cn/xpxzfxxgk/qtwjxpxzfadmin/20220524/14014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