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稳增长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2016年以来,新平县人民政府突出产业经济建设、细化目标责任、强化帮办服务、出台“稳增长”配套系列政策,全力以赴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稳增长取得的成效
通过采取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情况下,今年1-11月,全县经济仍然实现稳增长。
――生产总值。1-11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7亿元、增长10%,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122.9亿元的91.7%,完成年初计划123亿元的91.7%。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23亿元、增长9.6%,创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1-11月,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1亿元、增长33.3%,完成年初计划100.7亿元的90.5%,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105亿元的86.8%,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88.8亿元的102.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额24.9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增长30.4%。
――工业指标。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61.9亿元、增长6%,完成年初计划184.2亿元的87.9%;实现工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9.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7亿元、增长5.7%,完成年初计划176.4亿元的87.7%。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9.4亿元、增长4.4%。
――财政指标。1-11月,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20.7%,完成年初计划11.8亿的94.2%,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11.78亿元的94.2%,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10.36亿元的107.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7亿元、增长21.3%,完成年初计划25.9亿的99%,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11.78亿元的104.6%,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23.09亿元的113%。全年预计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7%。
――居民收入指标。1-11月,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1元、增长11%,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11412元的96.5%,完成年初计划11410元的96.5%;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0元、增长10%,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32418元的88.8%,完成年初计划32200元的89.4%。全年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0元、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1-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增长11.8%,完成年初计划21.5亿元的90.8%,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21.46亿元的90.9%,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19.5亿元的100%。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6亿元、增长12%。
――对外经济指标。1-11月,实现利用市外到位资金55.5亿元、增长18.2%,完成年初计划50亿元的111%,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55亿元的100.9%,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48亿元的115.6%;实现利用省外到位资金39.3亿元、下降2%,完成市、县下达目标任务数46亿元的85.4%,完成市下达1-11月目标任务数40亿元的98.3%。全年预计实现利用市外到位资金56亿元、增长12%。
二、稳增长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执行力。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意见》(云政发〔2016〕19号)22条稳增长政策和《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工作的实施意见》(玉政发〔2016〕33号)39条稳增长政策文件转发到各乡镇(街道)、县直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团体贯彻执行,同时通过会议、媒体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并将省市出台稳增长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是出台新平县2016年稳增长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新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省市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6〕34号)文件36条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是修改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4月1日,新平县召开2016年产业发展大会,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全县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根据《中共新平县委 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发〔2015〕18号)和《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5〕49号)文件精神,新平县委、县政府兑现产业扶持和稳增长政策资金915.62万元。
四是营造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环境。始终营造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环境一造成再造、服务一改再改的良好发展环境,结合“争先创优跨越发展”的要求,新平县出台产业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等9个两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2016年、2017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修改完善《中共新平县委 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上,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对钢铁、煤炭、水泥等过剩行业不予备案、核准,把好过剩产能项目进驻的源头。同时,提出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矿冶业、加工制造业、生物资源加工业、清洁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和商贸流通业七个重点产业来优化产业结构。在去库存上,出台稳增长政策,同时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服务工作来推动项目建设,通过货币化政策安置的方式化解房地产库存,2016年全县预计消化商品房库存10.9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5套3.3万平方米,占批准销售面积的18%;非住宅7.66万平方米,占批准销售面积的81%。在去杠杆上,积极做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2016年预计实现省级债券转贷资金8.6亿元,新增贷款8亿元。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在降成本上,承接好审批权下放事务的管理服务工作,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每年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办工业、商贸、旅游项目和技改项目(不含矿山采选、冶炼和电力项目)贴息扶持,实际贷款额度达到200万元(含200万元)以上的,按人民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一年期的50%一次性贴息扶持,降低企业成本。在补短板上,落实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行动计划和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行动计划工作,着力推进省市“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实施《新平县固定资产投资(含招商引资)争先创优两年行动计划》和《新平县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着力推进省市“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增长30.4%,实现利用市外到位资金56亿元、增长12%,实现利用省外到位资金46亿元、增长7.3%。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活动,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完成平掌乡摘帽,实现耀南、平田、磨皮、马鹿寨、瓦寺、曼干6个贫困村出列,完成4400人贫困人口脱贫。在全市率先争取到农发行7.95亿元的易地搬迁专项贷款,涉及搬迁4140户(含建档立卡1682户)的7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均开工建设,平掌、老厂、建兴3个整乡推进项目进展顺利。
三、稳增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平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大部分指标增幅好于预期,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指标滞后市级下达目标时间进度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滞后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滞后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滞后25.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工业总产值增速仅为9.2%,低市下达目标增速(35%)25.8个百分点,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55.96亿元的相差18.26亿元;部分工业品产量呈负增长态势,1-11月,实现线材产量77万吨、下降0.9%、成品糖产量5.6万吨、下降14.8%、铁矿石原矿产量898.6万吨、下降9.3%,铁精矿产量361万吨、下降8.5%、手提包(袋)产量413万个、下降3.73%。主要原因是:一是受原料、资金等生产要素需求不足和设备运转的影响,企业产能不能充分发挥,产品产量增长受限;二是由于主要前期工业品价格下跌影响,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持续回升且大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同时库存周转率下降,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大,经营效益普遍下降。三是价格推动企业加大马力生产动力不足,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受到抑制和投资信心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影响全县工业产值增速。
三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投资缺乏重大项目支撑,主要表现为:从1-11月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1亿元,从月均完成8.28亿元的量看,低于市级月均需要完成投资8.75亿元,月均滞后目标数0.47亿元,滞后市级序时目标进度4.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一是存量项目偏少,投资增长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是受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门槛高,投资意愿减弱等因素制约,投资呈现原计划开工建设项目暂缓建设、在建项目放缓进度,项目建设滞后时间进度较大。
四是财政增收支撑乏力。主要表现为:正常税源收入下滑,1-11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1164万元,非税收入49780万元,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44.9%,财政收入缺乏可持续性支撑。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和效益整体下滑,骨干税源大幅萎缩,再者国家大力推行结构性减免税政策,税收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