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2016年重点行业和企业经济运行
情况分析
2016年以来,新平县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逐步向好的势头,工业用电量持续扩大,受钢材、铁铜矿等主导产品价格持续回升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持续增长态势。1-11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7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9.2%。
一、重点行业和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1.矿冶产业。1-11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铁精矿产量360.98万吨,同比减8.58%,铜选矿含铜4万吨,同比增3.06%,球团矿57.32万吨,同比增5.51%,耐磨钢球3.37万吨,同比增8.28%。矿冶产业实现产值126.2亿元,同比增2.1%,增加值30.58亿元,同比增6.2%。
2.电产业。1-11月,实现发电量78243万度,同比增16.47%。电产业实现产值4.7亿元,同比增-7.46%,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7.18%。
3.农副产品加工。1-11月,实现产值10.5亿元,同比增35.72%,实现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32.64%。
4.造纸业。1-11月,实现产值2.46亿元,同比增96.69%,实现增加值8199万元,同比增111.14%。
5.皮革制品业。1-11月,实现产值8.2亿元,同比增15.01%,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18.13%。
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1-11月,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154.86%,实现增加值4465万元,同比增97.26%。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今年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呈现高开低走后逐步回升企稳的态势,一季度末增长3.6%,二季度末增长-0.2%,三季度末增长10.1%,进入第四季度后,因价格指数回升,导致累计增速小幅回落,1-11月,工业经济增长9.2%,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增长,主导产品价格大幅回升
从产量上看,1-11月,全县重点统计的14种工业产品“9增5降”,下降产品较1-10月减少1种(球团矿),增速超过20%的有合成橡胶(36.9%),生活用纸(33.7%),水泥(27.9%),棒材(27.3%)。降幅较大的有食糖下降14.9%,铁矿石原矿下降9.3%,铁精矿下降8.6%,手提包下降3.7%。
从价格看,铁铜矿、球团、钢材等行业产品价格在经历长期下跌后,今年四月以来呈逐步回升的态势。从环比价格看, 11月份铁精矿出产价(含税,下同)630元/吨,较10月回升111元/吨;铜选矿产品29787元/吨,与上月持平;球团矿720元/吨,较上月上涨16元/吨;钢坯2984元/吨,较10月上涨488元/吨;钢材3090元/吨,较上月上涨490元/吨。从同比价格看,在重点监测统计的13个产品中,已有10个产品价格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3.重点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7.05亿元,同比增加3.74亿元,增长113.35%。完成利润总额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4亿元,增长2.9亿元,同比增179.84%,企业利润扭亏为盈。重点行业利润、利税总额均实现同比上升,利润、利税总额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及重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不断增强。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74亿元,同比增12.76%,除电产业、农副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4,-19.69,其余产业均为正增长,矿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2.01亿元,同比增15.42%。
4.重点企业产品销售率逐步回升。1-11月,从重点监测的6户工业企业看,除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售率略微下降外,其他企业均为正增长,其中红山球团公司、仙福钢铁(集团)公司的工业产品销售率同比增幅达17个百分点以上,恒源公司、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增幅达近10个百分点。6户企业工业产品综合销售率达72.5%,较去年同期增长7.76个百分点,较二季度末(68.9%)、三季度末(69.9%)分别提升3.6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5.重点行业和大中企业支撑经济增长作用明显。1-11月,矿冶产业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为77.96%,对全县工业总量的贡献率为27.92%,拉动工业总量增长1.67个百分点。随着纳规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7年新纳规企业6户,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业,致使农副产品业对全县工业总量的贡献率提高为30.14%,拉动工业总量增长1.8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仙福钢铁(集团)公司、仙福轧钢公司、玉溪矿业公司、玉溪大红山矿业公司合计产值116.5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2.45%,是全县工业的主要支撑。
6.非电工业投资保持增长。1-11月,完成全部工业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13.01%;其中完成不含电力工业投资17.5亿元,同比增长15.93%。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业投资仍然不足,工业发展缺乏后劲。随着仙福公司和大红山两矿投资力度减弱,加之新的招商落地项目不足,全县工业投资乏力的情况越加明显,下一步工业投资的压力依然很大,工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主导产品价格经过下半年的持续增长后,继续增长压力较大,下一步价格带动因素可能有所减弱。随着铁铜矿和钢材等主导产品价格上升,出厂价格指数逐步走高,有的已接近同期水平,也将影响增速的提升。
三是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体量不足。11月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1-11月累计产值1亿元以下的有13户,5000万元以下的有6户。新平县工业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经济体量不足,缺乏足够多的大集团、大企业,全年虽有6户新增规上企业,但其产值产量少,规模小,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四是各行业面临严峻的融资压力。受上半年价格持续下滑的影响,加之生产成本的攀升,企业竞争力下降,对资金需求较为旺盛。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需求31.28亿元,贷款需求10.17亿元,但受抵押(担保)困难、银行核定贷款额较低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省市稳增长相关要求,新平县将继续以稳存量、扩增量,提升投资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努力完成稳增长目标任务。
一是继续实施好工业攻坚计划。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增强等不得、睡不着、坐不住的紧迫感,全力加快实施工业经济增长、工业企业“纳规”和扩大工业投资攻坚行动,全力缩小与稳增长目标差距。
二是深化工业园区改革,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实体化改革,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最大限度释放园区活力,促进园区建设升级、产业升级和管理服务升级。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阵地、主战场,切实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三是着力增强工业发展要素保障。全面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劳动力、土地、电力、资本等发展要素交易平台,实现重点产业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做到资金向市场主体投放、空间为市场主体预留、人才向市场主体流动、技术向市场主体集聚。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发挥部门在银企间的牵线搭桥作用,为企业、项目搭建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点组织实施好惠企贷、助保贷等政策落实,切实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四是强化督查问责和工作绩效考核。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监察局将对工业经济稳增长和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通报目标完成情况,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相关人员将严格问责。县政府将对县工业经济稳增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工业经济攻坚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