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流行,全球粮食减产或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依然存在。新平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做好农业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 (一)加强落实“稳”春耕。认真贯彻落实2月2日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对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做好谋划和指导。加强与部门之间联动,认真分析今年天气和蓄水情况,有效保障春耕用水。目前,全县700座库塘蓄水10328.77万立方米,与去年同期比增蓄4156.59万立方米,同比增蓄67%,基本能够满足春耕用水。完成大春种子储备库存600吨,比去年同期增125吨,增26.31%。其中杂交稻种子80吨,比去年同期增5吨,增6.67%;杂交玉米520吨,比去年同期增120吨,增30.00%。两杂种子均在不断调运中,按照种子经营户与上游供货商订购合同数量测算,种子备耕能够满足大春玉米及水稻用种需求。完成各种化肥库存5074吨,比去年同期减1698吨,减25%。其中:尿素1650吨,比去年同期减412吨,减19.98%;过磷酸钙947吨,比去年同期减409吨,减30.16%;硫酸钾344吨、复合肥1381吨、有机肥728吨;全县完成农药库存343吨;完成农用薄膜库存80吨。到目前为止,各种农用物资调供储备正有序开展,全县各乡镇农机用油供应正常,能满足我县春播工作需求。 (二)及早宣传“促”春耕。积极组织动员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惠农政策,让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相关惠农政策深入民心,重点引导、鼓励农民种植优质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发布政务信息67条、“三农通”手机短信息服务36条、市、县电视报道8条,大力宣传惠农政策,让相关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引导、鼓励农民种植优质品种,发展特色农业,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三)净化市场“护”春耕。深入开展春耕备耕安全生产检查整治活动。重点对集镇和各种植大户的粮种、农药、化肥、农膜等进行专项检查,防止了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等流入市场。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 (四)加强指导“助”春耕。计划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点”带“面”带动农户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热潮。同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开展小春作物、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确保当前各项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核心,抓好春耕备耕及小春田间管理。 (五)强化科技服务,全力推进大春生产。全县共完成翻挖田地11027亩,比去年同期减2282亩,减17.15%。准备农家肥16606亩共计12126吨,比去年同期增5911亩932吨。完成早稻育秧1547亩,比去年同期减193亩,减11.09%,完成早稻移栽7380亩,比去年同期减4500亩,减37.88%。完成烤烟预整地3.85万亩,完成2021年计划种植烤烟指令性面积7.29万亩的52.81%,比去年同期增3783亩,增10.89%。共落实烤烟育苗点40个18100棚,能满足11万亩的烤烟移栽需。 (六)突出冬季区域性优势,重点抓好小春粮食生产。截至2月8日,完成小春作物种植18.44万亩,比去年同期减,2761亩,减1.48%。其中:粮食作物8.8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2939亩,完成非粮作物种植9.5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178亩。完成其他小春作物种植2905亩,比去年同期减,941亩,减24.47%。 (七)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五统一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有效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2020年11月完工,实际建设完成1.6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0.58万亩,完成任务数的10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期实施市级立项批复的2.6万亩,二期实施5.4万亩。项目于2020年12月8日完成工程施工招标,12月23日签订施工合同,12月15日完成工程监理服务招标,12月23日签订监理服务合同,12月16日完成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招标,12月23日签订全过程造价咨询合同。一期工程于12月24日开工建设,合同工期于2021年4月30日完工,截至目前完成建设1.3万亩,完成计划的50%。二期工程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工。
|